《里斯本丸沉没》2023年纪录片:揭秘二战沉船背后的历史真相

1942年10月1日清晨,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域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载有1800多名英军战俘的日本运输船里斯本丸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这个鲜为人知的二战事件,在81年后被纪录片导演方励团队打捞出海面,成为一部震撼人心的历史见证。

这艘被称为东方敦刻尔克的沉船背后,隐藏着一段跨越国界的人性史诗。当船只开始下沉时,日军竟用木板封死战俘舱口,而附近的中国渔民却不顾危险,划着简陋的小船展开了一场自发的海上救援。我们听到英语的呼救声,虽然听不懂,但知道那是人命啊。当年参与救援的渔民林阿根在纪录片中回忆道。

摄制组历时五年追踪这段历史,足迹遍布三大洲:在英国肯特郡,他们找到了幸存战俘丹尼斯·莫利尘封的日记本;在东京防卫省资料馆,发现了日军当年刻意隐瞒的航行记录;更通过水下摄影技术,首次拍摄到沉睡在30米海底的船体残骸,锈蚀的舱门上仍可见当年战俘用指甲刻下的求救记号。

特别令人动容的是,影片重现了中英两国普通人之间的血脉相连。英国战俘威廉·班尼菲尔德的女儿带来父亲珍藏的中国救命恩人名单,与舟山渔民后代相认时,双方都红了眼眶。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让这部纪录片超越了普通战争题材,成为对人性光辉的深刻礼赞。

技术层面,团队采用4K+HDR拍摄,将海底探勘画面与历史影像无缝衔接。当镜头从黑白档案照片缓缓推入湛蓝海水中的沉船残骸时,观众能清晰看到船艏里斯本丸字样的铜质铭牌,上面覆满的珊瑚和海葵,仿佛时间在海底凝固的证明。

该片先后在伦敦BFI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引发轰动,历史学者评价其为用电影考古学重建集体记忆的典范。正如方励导演所说:这不是一艘船的沉没,而是人类良知的浮起。在战争阴云未散的今天,这段被浪花掩埋80年的往事,正以纪录片的形式完成它最后的救赎。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