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映的纪录片《二十二》用平静克制的镜头,记录了一个正在消逝的群体——中国最后一批慰安妇幸存者的晚年生活。这部由郭柯执导的作品,将镜头对准了22位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老人,她们是那段黑暗历史最后的亲历者。
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推行慰安妇制度,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20万中国妇女被迫成为性奴隶。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破碎的人生和难以愈合的创伤。影片拍摄时(2014年),登记在册的幸存者仅剩22人。导演郭柯选择用数字作为片名,既是对现状的客观记录,也是对这段历史的深刻铭记。
与常见的战争纪录片不同,《二十二》没有使用任何历史影像资料,也没有刻意渲染苦难。影片以四季更迭为时间线索,用近乎白描的方式记录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山西农村的毛银梅老人喜欢养猫,海南的林爱兰老人每天看抗日剧,广西的韦绍兰老人唱着家乡的山歌…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却蕴含着惊人的生命韧性。
影片中令人动容的一个细节是,当摄制组问韦绍兰老人现在过得好吗,这位经历了非人折磨的老人笑着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宽容,让观众看到了超越苦难的人性光辉。
从2014年拍摄时的22人,到2017年公映时仅剩8人,再到2023年最后一位登记在册的幸存者离世,这些数字的变化提醒着我们:历史的见证者正在远去,但记忆不应随之消散。正如导演郭柯所说:她们不是历史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这部获得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的作品,用99分钟的片长完成了对历史的温柔凝视。没有激烈的控诉,没有煽情的配乐,只有老人们布满皱纹的面容和日常生活的细碎声响,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地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