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上映的巴西电影《我亲爱的甜橙树》(原著名为Meu Pé de Laranja Lima)用温柔而残酷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贫民窟孩子的成长故事。这部改编自何塞·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同名自传体小说的作品,通过5岁男孩泽泽的视角,展现了巴西底层社会的生存图景。
故事发生在1940年代的里约热内卢贫民区,天才童星若昂·吉尔赫梅饰演的泽泽是个早慧又敏感的孩子。他有个特别的习惯——把后院那棵甜橙树当作最好的朋友。在这个物质匮乏但想象力丰富的世界里,甜橙树会说话,会安慰他,成为他逃避现实的精神寄托。
影片最动人的段落是泽泽与葡萄牙老园丁曼努埃尔(何塞·德阿布雷乌饰)的忘年交。这个原本素不相识的老人,用耐心和尊重填补了泽泽缺失的父爱。他们一起在树下聊天的场景,让观众看到跨越年龄与阶级的情感连接。曼努埃尔教泽泽认字时说的每个字母都像小鸟,要学会让它们落在正确的位置,成为全片最温暖的台词之一。
导演马科斯·伯恩斯坦擅长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表现残酷童年。当泽泽被父亲毒打后,镜头转向甜橙树在风中摇晃的枝叶,仿佛在无声哭泣。这种将植物拟人化的处理,让影片充满文学质感。值得一提的是,原著小说在巴西家喻户晓,自1968年出版以来已重印百余次,被称为每个巴西人必读的成长之书。
影片对贫困的呈现既真实又克制。泽泽一家六口挤在铁皮屋里,圣诞节礼物是二手袜子,但这些细节都通过孩子的天真视角过滤。当泽泽说贫穷就像我鞋底永远补不好的洞时,没有刻意煽情,却让人心头一紧。
99分钟的片长里,观众随着泽泽经历成长必经的阵痛:从相信魔法到接受现实,从任性妄为到学会责任。那个总是闯祸的小恶魔,最终在甜橙树下完成了心灵的蜕变。当片尾字幕升起时,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个儿童故事,更是一面照见成人世界的镜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