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上映的法国动作片《暴力街区》(Banlieue 13)堪称跑酷电影的开山之作。这部由吕克·贝松编剧、皮埃尔·莫瑞尔执导的影片,将巴黎郊区真实的城市景观变成了令人窒息的跑酷竞技场。
影片背景设定在2010年的巴黎,政府用高墙隔离了犯罪率居高不下的13区。这个设定影射了法国长期存在的移民社区问题——据统计,巴黎郊区确实存在多个以移民为主的高犯罪率社区。主演大卫·贝利本身就是世界顶级跑酷运动员,他在片中展现的屋顶追逐、高空飞跃等场景,90%都是实拍完成,没有使用替身或电脑特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那段7分钟的长镜头追逐戏:从公寓楼到地下车库,再穿越整个街区。导演采用了手持跟拍的方式,演员们需要一次性完成包括翻越3米高墙在内的十几个高难度动作。这场戏前后排练了两个月,NG了37次才完成,成为动作电影史上的经典片段。
影片中出现的法国黑帮也很有特色。不同于好莱坞式的黑帮形象,这些角色说着阿拉伯语和法语的混合俚语,穿着运动套装,这种写实的塑造来源于编剧团队在巴黎郊区长达6个月的实地调研。
作为系列首部作品,《暴力街区》以600万美元的成本,在全球收获超过2000万美元票房。它开创性地将跑酷运动与警匪片结合,影响了后来《007皇家赌场》《谍影重重》等系列的动作设计。2014年保罗·沃克主演的好莱坞翻拍版《暴力街区》,正是向这部法国原版致敬。
目前该系列三部曲(2004/2009/2014)均可在主流流媒体平台找到1080P高清版本。值得一提的是,第三部虽然更换了主演,但保留了标志性的跑酷元素,并加入了更多摩托车特技场面,动作设计更加国际化。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