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2012年上映的R级喜剧《爸爸的好儿子》(That’s My Boy)堪称亚当·桑德勒演艺生涯中最放飞自我的作品之一。影片讲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父子故事:13岁就意外当爹的唐尼(亚当·桑德勒饰),在儿子托德(安迪·萨姆伯格饰)成年后突然闯入其生活,引发一系列荒诞闹剧。
影片最令人咋舌的设定在于其伦理尺度——现实中未成年父亲确实存在。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每年约有25万15-19岁青少年成为父母。电影正是用夸张手法放大了这个社会现象:唐尼不仅13岁就与女教师发生关系,这段师生恋还让他成为全国闻名的少年爸爸。
导演西恩·安德斯擅长家庭喜剧(后来执导了《即时家庭》),但这次选择用重口味方式解构父子关系。片中充斥着美式无厘头幽默:从桑德勒刻意装嫩的造型(顶着泡面头说脏话),到父子在婚礼现场的荒诞对决,甚至还有詹姆斯·肯恩饰演的暴躁爷爷突然暴打孙子的戏码。这些过火桥段让影片在烂番茄仅获得22%新鲜度,却意外成为cult影迷的心头好。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刚结束《绯闻女孩》拍摄的莉顿·梅斯特在片中饰演准新娘,与桑德勒形成强烈反差萌。而SNL出身的安迪·萨姆伯格完美演绎了社恐儿子的窘迫,他与桑德勒即兴发挥的许多台词成为全片亮点。
虽然豆瓣6.7分中规中矩,但影片确实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父母自己都没长大时,该如何履行责任?片中那场父子在酒吧互诉衷肠的戏,在粗俗笑料背后,藏着对亲子关系最朴素的期待——即使你是个糟糕的父亲,血浓于水的羁绊依然存在。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