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导演米歇尔·贡德里充满魔幻色彩的镜头下,《泡沫人生》(L’écume des jours)将1947年鲍里斯·维昂的经典小说搬上银幕,呈现了一场令人心碎的浪漫寓言。这部2013年的作品就像打翻的调色盘,用超现实美学包裹着关于爱情、疾病与资本主义的尖锐隐喻。
当奇幻照进现实
影片中,罗曼·杜里斯饰演的富家公子科林生活在巴黎一座会变形的公寓里——厨房水龙头会喷出鸡尾酒,钢琴能调制专属饮品,门框会随着心情弯曲。这些充满童趣的设定背后,暗藏着贡德里对物质社会的讽刺。最令人难忘的是室内云雨场景:当奥黛丽·塔图饰演的克洛伊患上睡莲肺病(肺部会长出水生植物),他们的卧室便开始下起绵绵细雨,床榻逐渐变成漂流的船只。
塔图的悲剧演出
继《天使爱美丽》后,奥黛丽·塔图再次展现精灵般的气质,但这次带着令人心碎的转变。当克洛伊的病情恶化,她金色卷发中的鲜花会随之枯萎,房间的墙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缩——这个视觉隐喻源自原著对结核病的隐射。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所有家具的缩小过程都是实景拍摄,剧组建造了15套不同尺寸的布景,通过精确的演员走位制造魔幻效果。
爵士乐与存在主义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爵士乐并非偶然。原著作者维昂本身就是爵士音乐家,影片中那个会跟着音乐融化的小老鼠玩偶,正是致敬维昂另一部小说《我要在你的坟墓上吐痰》。当科林为筹措医药费不得不从事荒诞工作(比如在枪林弹雨中打字)时,背景里即兴的爵士旋律与残酷剧情形成诡异反差,这种存在主义幽默正是法国新浪潮的遗韵。
色彩的语言
贡德里用色彩完成叙事转折:前半段糖果色的恋爱时光采用35毫米胶片拍摄,当克洛伊生病后转为数字摄影,色调逐渐褪成病态的灰蓝。最震撼的是肺部手术场景,医生从克洛伊胸腔取出的不是器官,而是一朵真实的睡莲——这个超现实镜头花费9周时间制作机械花瓣,最终效果既美丽又令人不安。
这部豆瓣7.3分的作品或许不够完美,但它用独一无二的视觉诗歌,让我们看见爱情如何像泡沫般绚烂易碎。当结尾科林推着载满鲜花的轮椅消失在巴黎街角,每个观众心里都下起了一场不会停的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