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上映的捷克斯洛伐克电影《闪耀岁月:金黄色的回忆》(原著名Postřižiny)堪称东欧电影史上的一颗明珠。这部由伊日·门泽尔执导的怀旧喜剧,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同名小说,以幽默温情的笔触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捷克小镇的市井生活。
影片背景设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时期,啤酒厂经理一家看似平凡的日常中,处处透露着时代的印记。导演门泽尔延续了他一贯的诗意现实主义风格——当女主角玛利亚(玛格达·瓦沙里奥娃饰)突发奇想剪短头发时,这个在当时被视为叛逆的举动,在镜头下却化作对新生活向往的象征。这种将历史变革融入生活细节的叙事手法,正是布拉格之春后捷克电影人独特的表达方式。
影片中有个令人捧腹又意味深长的场景:醉酒的医生坚持要给汽车看病,把听诊器贴在引擎盖上。这个桥段不仅展现了捷克人特有的幽默感,更暗喻着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当时汽车还是稀罕物,小镇居民仍习惯用对待牲畜的方式对待机器。类似的荒诞情节在片中比比皆是,比如用啤酒给游泳池消毒、用消防水管给花园浇水等,这些看似滑稽的行为背后,都是对工业化进程中人们适应过程的生动记录。
摄影师雅罗米尔·索福尔用柔和的暖色调营造出怀旧氛围,特别是金黄色的啤酒在镜头中反复出现,既象征着小城的支柱产业,也暗示着生活中流淌的欢愉。这种视觉语言与赫拉巴尔的文学风格高度契合——作家本人就曾在啤酒厂工作,他笔下的工人形象总是充满烟火气却不失诗意。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与门泽尔1966年的《严密监视的列车》形成有趣对照。如果说后者展现的是战争阴影下的捷克,那么《金黄色的回忆》则捕捉了和平年代市井生活中的微光。这种对普通人的持续关注,使门泽尔成为继米洛斯·福尔曼之后,又一位获得国际认可的捷克导演。
影片结尾处,当女主角剪短头发骑着自行车穿过小镇时,飘扬的发丝与旋转的车轮构成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这个镜头后来成为捷克新浪潮电影的经典瞬间,它不只是对女性解放的隐喻,更象征着整个时代不可阻挡的前进步伐。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