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恐怖片《阿糠》(2024)以本土民间传说为基底,融合现代心理惊悚元素,成为近年来东南亚恐怖电影浪潮中的新锐之作。导演陈友进曾参与《鬼校》系列制作,这次与编剧团队深入挖掘越南农村替身鬼传说——一种通过夺取他人身份获得重生的恶灵信仰。
影片核心设定源于越南家喻户晓的阿糠故事:传统版本中,继母偏爱亲生女儿阿糠,虐待继女阿桃。新版电影将这一伦理悲剧升级为超自然复仇,饰演阿糠的Thúy Diễm(曾获越南金风筝奖)通过层次分明的表演,展现角色从受害者到复仇者的黑化过程。特别在染坊场景中,红色染料如血液般蔓延的视觉隐喻,致敬了越南传统水上木偶戏的象征手法。
制作团队在河内郊区搭建了1:1的越南北方传统三间两厢民居,檐角悬挂的铜铃、堂屋供奉的祖先牌位等细节,都强化了民俗恐怖的真实感。音效师特别采集了红河三角洲地区的招魂铃和竹梆声,与电子合成音效形成古今交融的听觉冲击。片中换皮仪式场景参考了越南医书《懒翁心领》中记载的古老巫术,化妆团队耗时三个月研发特殊硅胶模具,实现皮肤剥落时的写实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在2024年威尼斯电影节午夜展映单元引发热议,其通过家庭暴力隐喻社会创伤的叙事策略,被影评人认为延续了《咒》和《萨满》的亚洲恐怖新范式。台湾上映版本保留了越南原声配乐中特有的独弦琴元素,这种单弦乐器呜咽般的音色,成为贯穿全片的心理压迫源。
与泰国《鬼影》或印尼《撒旦的奴隶》不同,《阿糠》的创新在于将儒家文化中的孝道异化为恐怖源头。片中阿桃被迫吃下混合香灰的米饭这一情节,实际取材于越南战后民间疗法,这种真实与幻想的交织,正是影片令人毛骨悚然的关键所在。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