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2021)

当现代人翻开一本唐诗选集,那些流传千年的诗句背后,往往藏着一个个鲜活的旅行故事。2021年央视推出的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别出心裁地选择了五位唐代诗人的经典旅程,让观众跟随镜头重走诗路,感受时空交错中的文化共鸣。

摄制组精心设计的五条路线各有特色:在杜甫国破山河在的漂泊路上,诗人西川站在陇右古道,触摸着诗人当年目睹战乱时同样的山岩;书法家鲁大东泛舟汉江,体验孟浩然移舟泊烟渚的闲适意境;当学者郦波站在阳关遗址吟诵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时,戈壁的风沙仿佛带着盛唐的回响。这些场景设计巧妙地将抽象的诗句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具象体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边塞诗人岑参的呈现。摄制组沿着天山北路实地拍摄,当镜头掠过现代公路与千年不变的雪山时,学者杨雨解读道:’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奇绝比喻,只有亲眼见过西域六月飞雪的人才能写出。这种专业解说与实景呈现的结合,让观众直观理解了诗歌创作的地理背景。

制作团队在技术运用上也颇具匠心。在表现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三峡篇章中,采用无人机航拍与动画复原相结合的方式,既展现现代三峡的全貌,又通过数字技术还原了唐代峡江的险峻。作家韩松落站在夔门前的感慨:诗仙笔下夸张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其实是写实的白描,这种今古对话的瞬间正是纪录片的精髓所在。

该片每集50分钟的时长,足够展开深度的文化探索。比如在解读王维辋川别业时,不仅拍摄了遗址现状,还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演示唐代造园技艺,这种多层次的内容呈现,让诗歌从文字变成了立体的文化体验。

作为一部文化纪录片,它成功避开了枯燥说教的陷阱。当镜头跟着学者们住进沿途农家,与当地居民一起诵读唐诗时,观众能真切感受到:这些千年诗句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依然跳动在中国山水间的文化基因。正如节目结尾所说:唐诗就像一个个文化密码,只要回到它们诞生的地方,就能接收到穿越时空的情感信号。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