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日本电影界,已故导演大林宣彦用《花筐》完成了他战争三部曲的终章。这部改编自檀一雄同名小说的作品,延续了导演标志性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用绚丽的色彩和诗意的镜头语言,讲述1941年九州海滨小镇一群少年面对战争降临时的青春挽歌。
影片开场便以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呈现抓住观众:漫天飞舞的樱花与轰炸机阴影重叠,17岁主角榊原俊英(洼冢俊介饰)从荷兰留学归来,与表妹美那(山崎纮菜饰)及好友们组成的小团体,在战争阴云下演绎着最后的纯真。大林导演特意采用高饱和度的胶片质感,将少年们海边奔跑的场景拍得如同流动的油画,这种刻意为之的不真实感,恰恰暗喻着即将被战争碾碎的乌托邦。
片中令人难忘的纸鹤暴雨场景,数百只彩色纸鹤从教学楼倾泻而下,学生们在鹤群中嬉笑打闹。这个看似梦幻的镜头实则改编自真实历史——1945年广岛原爆后,佐佐木祯子为祈求康复折叠的千纸鹤,后来成为日本反战象征。导演用这种视觉隐喻,提前预示了角色们不可逃避的命运。
演员阵容堪称日本影坛新生代群像:洼冢洋介的弟弟洼冢俊介首次担纲电影主演,满岛光的弟弟满岛真之介饰演患病的青梅竹马,柄本明之子柄本时生则化身狂热的军国少年。这种现实中的家族羁绊,与片中角色关系形成微妙互文。
影片在168分钟的时长里穿插了37处超现实转场,比如突然插入的昭和时代新闻片、突然静止的舞台剧式表演。这种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法,来自大林宣彦早年拍摄实验电影的经验,也呼应着角色们在现实与幻想间的挣扎——当俊英得知美那患有绝症时,整个画面突然转为黑白,只留下她手中红苹果的颜色。
豆瓣7.2的评分反映了影片的两极评价:有人诟病其碎片化叙事,但更多影评人认为这是导演毕生美学的集大成之作。正如《电影旬报》指出:大林用毕生功力将死亡诗化,那些突然爆发的爵士乐、不合时宜的搞笑场面,都是对军国主义最温柔的抵抗。
在福冈电影节首映三个月后,81岁的大林宣彦确诊肺癌晚期。他在病床上完成的最终剪辑版,让这部关于短暂生命的电影,意外成为了导演自己的艺术遗嘱。当结尾字幕升起时,那句献给所有终将消逝的美丽事物,已然超越了战争题材的范畴。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