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与比利时合拍的电影《修复生命》(Réparer les vivants)改编自梅丽丝·德·科朗加尔的同名畅销小说,由女性导演卡黛儿·基耶维蕾执导。这部2016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作品,以一场意外为起点,用细腻的镜头语言串联起器官捐献过程中多个家庭的命运轨迹。
影片开场于诺曼底海岸的晨光中,17岁冲浪少年西蒙与朋友在海边的日常很快被一场车祸打破。这个看似普通的开场实则暗藏深意——导演用湛蓝的海浪与苍白的医院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生命在自然力量前的脆弱。当医生宣布西蒙脑死亡时,他的心脏仍在跳动,这个医学上的特殊状态(即脑死亡但心脏未停跳)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
医院器官协调员(由艾玛纽尔·塞尼耶精彩演绎)的出现,将叙事视角转向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其中特别聚焦于一位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单亲妈妈克莱尔(安娜·多尔瓦尔饰),她需要心脏移植来挽救生命。影片通过交叉剪辑,在捐赠者家庭与受赠者之间建立起微妙的情感联结。值得一提的是,塔哈·拉希姆饰演的医生角色,其专业冷静外表下隐藏着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导演基耶维蕾采用近乎纪录片的手法处理医疗场景,比如详细展现器官摘取前的灌流保存过程,这种专业细节在同类影片中实属罕见。而手术室冰冷的金属器械与角色们湿润的眼眶形成的强烈反差,恰如其分地传达了用死亡延续生命这个核心命题的复杂性。
影片在法国上映后引发社会热议,直接推动当地器官捐献登记量增长15%。这种艺术创作影响现实的社会效应,或许正是导演想要达到的效果——让观众在104分钟的观影过程中,重新思考生命延续的伦理边界与人性温度。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