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针的女孩》2024丹麦惊悚片:豆瓣7.3高分,女孩身世之谜引爆悬疑剧情

在2024年戛纳电影节亮相的丹麦电影《拿针的女孩》(Pigen med nålen)以其独特的北欧冷冽美学和令人不安的叙事引发了国际影坛的关注。这部由波兰裔丹麦导演马格努斯·冯·霍恩执导的作品,延续了他前作《凛冬兄弟》中对社会边缘人群的深刻凝视,却以更加尖锐的方式剖开了20世纪初哥本哈根的一段黑暗历史。

影片将时间指针拨回1919年的丹麦,彼时一战刚结束,欧洲大陆弥漫着经济萧条与社会动荡。女主角卡琳(维多利亚·卡门·索内饰)是位身怀六甲的年轻女工,当她被纺织厂解雇后,绝望中遇到神秘裁缝达格玛(崔娜·蒂虹饰)。这位表面慈善的妇人经营着地下婴儿收养网络,而她手中那根闪着寒光的缝衣针,既是谋生工具,也暗喻着某种令人战栗的权力象征。

导演冯·霍恩在采访中透露,故事灵感来源于真实历史事件——1920年代哥本哈根婴儿经纪人案件。当时有组织利用贫困孕妇的困境,以每个婴儿200克朗的价格进行非法交易。影片中达格玛的工作室里始终悬挂着未完成的婴儿服装,这个精心设计的视觉符号,暗示着那些被中断的生命轨迹。

摄影师米哈尔·迪梅克采用1.33:1的复古画幅比例,配合近乎黑白电影的阴沉色调,将北欧冬季的阴郁光线转化为压抑的叙事语言。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纺织厂场景中,数百台缝纫机构成的金属森林,与女工们机械重复的动作形成冰冷隐喻——这些细节都让影片在艺术表达上远超普通类型片。

崔娜·蒂虹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她塑造的达格玛既有宗教救赎者的悲悯,又暗藏操控者的冷酷。当她说出每个孩子都值得一件手工缝制的洗礼服这句台词时,温柔语气与残酷事实形成的反差,成就了近年欧洲电影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反派形象之一。

影片在戛纳首映后引发热议,《银幕》杂志评价其用刺绣般的精细笔触描绘了人性的破洞。不过123分钟的片长和缓慢的叙事节奏也受到部分观众诟病,这或许是其豆瓣评分停留在7.3分的原因。但不可否认,这部糅合历史惊悚与女性议题的作品,为北欧黑色电影传统增添了新的维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