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伊丽莎白》和2007年的续作《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构成了英国影史上最华丽的历史传记片双璧。这两部由印度裔导演谢卡尔·卡普尔执导的史诗巨制,以油画般的质感再现了都铎王朝最动荡的岁月。凯特·布兰切特塑造的伊丽莎白一世,被《卫报》誉为自朱迪·丹奇之后最令人信服的英女王演绎。
首部曲聚焦年轻公主的夺权之路:25岁的伊丽莎白在姐姐血腥玛丽死后继位,面对枢密院的男性权臣围攻,在首席顾问威廉·塞西尔(杰弗里·拉什饰)协助下,通过粉碎诺森伯兰公爵叛乱、应对苏格兰玛丽女王的威胁,最终在1563年加冕礼上剪发染白,完成从女孩到童贞女王的蜕变。电影中那个被白粉覆盖的苍老妆容,实际取材于1592年彩虹肖像画的造型。
续集《黄金时代》则将镜头推向1585-1588年的关键时期。此时52岁的女王面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入侵威胁,影片用惊人的海战场面还原了英军以火攻船战术击败强敌的历史时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沃尔特·罗利爵士(劳伦斯·福克斯饰)的三角恋支线:这位探险家同时周旋于女王和侍女贝丝之间,其带回的烟草和马铃薯种子,暗示着大英帝国海外扩张的肇始。
服装设计师亚历山德拉·拜恩凭借续集再获奥斯卡,那些镶嵌着4000颗珍珠的礼服并非完全虚构——现存于伦敦塔的厄运之珠确实属于伊丽莎白一世。但影片也有戏剧化处理,比如将1588年蒂尔伯里演讲提前到海战前夕,实际上这场著名演说发生在陆军集结期间。
从苏格兰玛丽女王被处决(1587)到击败西班牙舰队(1588),这两部电影串联起了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关键十年。虽然历史学者指出克拉克·盖博式的罗利爵士过于浪漫化,但布兰切特演绎的女王精准捕捉了历史记载中那个既会用拉丁文骂人,又能穿着盔甲激励将士的复杂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续集上映时恰逢英国纪念无敌舰队海战420周年,BBC特别制作纪录片对比了电影场景与朴茨茅斯海域的真实战场遗迹。这种历史与银幕的互文,让观众更能体会伊丽莎白时代在宗教改革、海军建设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