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狄亚》(1969):豆瓣7.8分,帕索里尼执导的古典神话悲剧

在希腊神话的经典悲剧中,美狄亚的故事始终以其极端的情感和骇人的复仇震撼着读者。而意大利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于1969年将其搬上银幕,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文化视角重新诠释了这一古老传说。这部电影不仅是对欧里庇得斯原著的致敬,更融入了帕索里尼对前基督教时期异教文化的痴迷,以及他对人性、社会规范的深刻质疑。

影片由传奇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斯主演,这是她唯一一次担任电影主角。卡拉斯并未接受过专业表演训练,但她的强烈个性和戏剧表现力与美狄亚这一角色高度契合。帕索里尼特意选择非职业演员和真实地点拍摄,如在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和叙利亚的古迹取景,以原始的自然景观和建筑增强影片的仪式感和时空穿越感。

电影开篇用近30分钟时间展现了美狄亚故乡科尔基斯的异教祭祀仪式。帕索里尼用人类学纪录片式的手法,详细呈现了庄稼的收割、祭品的宰杀和集体舞蹈等场景。这些镜头不仅建立了美狄亚所处的文化背景,更暗示了她的行为逻辑——一个来自完全不同文明体系的女性,如何被所谓的“文明世界”背叛和摧毁。

当故事主线展开,美狄亚帮助伊阿宋盗取金羊毛并随他私奔到科林斯后,影片转向更传统的叙事节奏,但依然保持着强烈的象征意味。例如,当伊阿宋决定抛弃美狄亚迎娶科林斯公主时,帕索里尼用空旷的宫殿和冷漠的建筑线条表现权力结构的压迫性,而美狄亚则常被置于自然环境中,强调她与“文明社会”的格格不入。

最令人震撼的是影片的高潮部分——美狄亚杀死自己与伊阿宋的两个孩子。帕索里尼没有直接展现血腥场面,而是通过卡拉斯痛苦的面部特写、晃动的手持镜头和自然风声的放大,营造出令人窒息的心理压迫感。这一处理既避免了感官刺激,又深刻揭示了母性与复仇欲望的可怕冲突。

《美狄亚》在1969年上映时引起了巨大争议,许多评论家批评其节奏缓慢、叙事晦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电影逐渐被认可为帕索里尼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是对希腊悲剧的再创造,更是对文化冲突、女性处境和人类原始冲动的一次哲学探索。帕索里尼通过美狄亚的故事,质问现代观众:当一个人被彻底剥夺了尊严和归属,复仇是否成了唯一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服装和道具设计极具考究。美狄亚所穿的红色长袍象征着她的激情和命运,而伊阿宋的青铜铠甲则代表着他所追求的权力和荣誉。这些视觉元素与帕索里尼标志性的长镜头和自然光摄影相结合,创造出一部既古老又现代的电影诗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