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导演尼古拉·列别捷夫继《机组乘务员》后再度挑战灾难类型片,2025年推出的《极寒潜袭》(原名Кракен)将科幻元素与北极探险巧妙融合。这部耗资12亿卢布的影片在摩尔曼斯克实地取景,剧组甚至租用了真实的核动力破冰船北极号进行拍摄,力求呈现极地环境的震撼质感。
影片灵感源自北欧神话中的巨型海怪克拉肯,但将其重新诠释为潜伏在北极冰层下的未知生物。主演亚历山大·佩特罗夫(《T-34》)饰演的海洋生物学家发现,随着北极冰盖融化,某种远古生命体正在苏醒。科学顾问团队参考了莫斯科国立大学最新的深海生物研究成果,为这个虚构生物设计了符合进化论的生理特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特效制作。曾参与《异星战场》的俄罗斯CG团队Main Road Post耗时18个月,通过流体模拟技术创造出冰层破裂时的物理效果。片中那个直径200米的冰窟窿场景,实际是在圣彼得堡的水箱摄影棚完成的,演员们需要在8℃的低温水中进行表演。
影片的悬疑线索设计颇具巧思,编剧阿列克赛·西多洛夫(《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埋设了苏联时期北极科考站事故的历史伏笔。老戏骨谢尔盖·加尔马什饰演的退役潜艇指挥官,其角色原型参考了真实存在的苏联共青团员号核潜艇事故幸存者。
配乐由《莫斯科陷落》的作曲家伊万·布尔利亚耶夫操刀,他采集了北极圈内冰川移动的自然声响,将其转化为电子音效。预告片中那段令人毛骨悚然的低频振动,实际上是录制自格陵兰岛冰盖断裂的次声波。
该片原定2024年上映,因补拍北极极夜场景推迟至2025年春季。制片方表示这个档期选择别有深意——恰逢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立100周年,影片中探讨的极地生态危机正是当前科学界关注的热点。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