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作品《柴可夫斯基的妻子》由俄罗斯著名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执导,这位以《盛夏》《彼得罗夫的流感》蜚声国际的导演,此次将镜头对准了音乐史上最著名的形婚悲剧。影片以143分钟的篇幅,细腻刻画了被历史遗忘的安东尼娜·米柳科娃——那个在柴可夫斯基传记中通常只被简单标注为妻子的女人。
影片开篇便展现了1877年莫斯科音乐学院那个决定性的相遇:28岁的安东尼娜作为作曲家的狂热崇拜者,用一封炽热情书叩开了39岁柴可夫斯基的生活。新人演员阿丽奥娜·米哈伊洛娃的表演令人惊艳,她将这位被后世描述为歇斯底里的女性,诠释为一个在维多利亚时代道德枷锁下挣扎的鲜活灵魂。当柴可夫斯基(奥丁·兰德·拜伦饰)在性取向与社会压力的夹缝中接受这段婚姻时,悲剧的种子已然埋下。
导演谢列布连尼科夫采用印象派的光影手法,用摇曳的烛光和莫斯科冬日的雾凇,构建出19世纪俄罗斯知识阶层的压抑氛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对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的运用——这部在婚姻危机期间完成的作品,其命运主题成为夫妻关系的音乐注脚。在某个令人窒息的长镜头中,安东尼娜独自聆听丈夫新作的首演,人群的欢呼与她空洞的眼神形成残酷对比。
影片后半段聚焦婚姻破裂后的安东尼娜,史料记载她最终精神失常并在精神病院度过余生。但导演摒弃了猎奇视角,转而通过她收集的柴可夫斯基乐谱手稿、未寄出的信件等细节,展现一个被时代碾碎的理想主义者。当镜头扫过她临终前紧紧攥着的结婚戒指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整个沙俄时代女性处境的缩影。
尽管豆瓣6.8分显示部分观众认为节奏过于缓慢,但影片在艺术成就上获得广泛认可。法国《电影手册》评价其用现代电影语言解构了历史传记片的传统框架,而俄罗斯影评人则盛赞其颠覆了将天才私生活神圣化的叙事传统。正如片中那个意味深长的空镜:被安东尼娜摔碎的柴可夫斯基半身雕像,最终在雪中与泥土混为一体——这或许正是导演对历史叙事的深刻隐喻。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