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白先勇同名小说的台剧《孽子》(2003),堪称华语LGBT题材的里程碑之作。这部由曹瑞原执导的20集电视剧,以1970年代台北新公园(今二二八和平公园)为背景,细腻描绘了一群被主流社会放逐的青春鸟——同性恋少年的生存图景。
剧中范植伟饰演的李青因同性恋情被军校开除,与退伍军人父亲(庹宗华饰)爆发激烈冲突。这个经典场景中,父亲将儿子赶出家门时砸碎的玻璃杯,象征着传统家庭伦理对性少数群体的暴力切割。而张孝全饰演的吴敏在母亲改嫁后的自毁倾向,杨祐宁诠释的赵英对李青的隐秘爱恋,共同构建了一幅边缘少年的情感浮世绘。
制作团队在历史还原上极为考究。新公园的莲花池、阴暗的巷弄、霓虹闪烁的酒吧,这些场景不仅复刻了1970年代台北的市井风貌,更成为角色们逃避现实的黑暗王国。剧中多次出现的凤凰木意象,既暗示着角色如火焰般炽烈却短暂的生命力,也暗合白先勇原著中孽与美并存的哲学思考。
值得关注的是,该剧打破了当时对同性恋群体的猎奇化呈现。金勤饰演的老鼠偷窃成瘾背后的家庭创伤,吴怀中角色阿凤与龙子(马志翔饰)的悲剧爱情,都展现了社会压迫下人性的复杂性。第12集龙子在阿凤葬礼上撕心裂肺的哭喊,被观众誉为华语同志剧最震撼的表演瞬间。
从文学改编角度看,编剧陈世杰巧妙地将原著散文式结构转化为戏剧冲突,保留白先勇诗化语言的同时,增加了杨教头(丁强饰)等配角的戏份,使新公园这个黑暗王国的社会层次更加丰富。剧中李青与父亲最终在荣民医院的和解戏,更是超越了原著的绝望感,赋予故事一丝温暖的救赎可能。
该剧在2003年金钟奖斩获戏剧类最佳男主角(庹宗华)、最佳音效等五项大奖,其4K修复版在2021年台湾国际酷儿影展重映时仍座无虚席。正如影评人焦雄屏所言:《孽子》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把禁忌之爱拍成了人类共通的乡愁。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