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科书上的地理知识变成沉浸式旅行体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3年夏天开播的《跳进地理书的旅行》给出了令人惊喜的答案。这档由芒果TV制作的真人秀创新性地将地理学科与旅行综艺结合,由郭文韬、齐思钧等学霸型艺人带领观众,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的经纬度。
节目组在选址上独具匠心:第一季首站选在横断山脉腹地的香格里拉,这里不仅是教科书级的高原地理样本,更因《消失的地平线》的传说披上神秘色彩。镜头记录下成员们在海拔3300米处用气压计测算高度的真实反应——当仪器显示数值时,黄子弘凡突然想起初中地理课讲的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立刻翻包找外套的场面,让弹幕瞬间飘满学以致用的典范。
制作团队采用双线叙事呈现地理魅力:白天是实地勘测的硬核环节,比如在敦煌雅丹魔鬼城,成员们需要根据岩石层理判断风向;夜晚则化身地理小课堂,何运晨用手机投影讲解月牙泉的成因时,弹幕区秒变大型知识问答现场。这种设计巧妙打破了传统科教节目的单向输出模式,豆瓣网友地质小哥评价:就像跟着一群好奇心爆棚的朋友去毕业旅行。
第三季的喀斯特地貌特辑堪称教科书级制作。在广西乐业天坑群,摄像团队采用无人机穿云技术,首次完整拍摄到直径600米的塌陷漏斗全貌。石凯在速降探洞时发现的钟乳石横截面,经随行专家确认正是喀斯特地貌演化的典型证据,这段素材后来被多地初中地理老师截取为教学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节目组特别设计了地理盲盒环节:在云南腾冲火山地质公园,成员们随机抽取任务卡完成地热测量,当郭文韬把温度计插入沸泉瞬间飙升至96℃时,镜头及时切到画外专家解释板块交界处的地质活动原理。这种实践-认知的闭环设计,让中国地理学会副会长评价其实现了娱乐性与科普性的黄金比例。
从已播出的三季来看,制作团队明显加大了技术投入:第二季开始引入AR地形沙盘,第三季更使用卫星遥感影像对比黄河改道历史。但最打动观众的,始终是成员们蹲在黄土高原上数古土壤层的专注,或是举着罗盘争论山体走向的较真——这些未经修饰的瞬间,或许正是地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