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晨曦中,酋长岩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矗立千年。这座高914米的花岗岩绝壁,被攀岩界称为宇宙中心,其光滑的黎明之墙区段更是让无数专业攀岩者铩羽而归。而就在2017年6月3日,32岁的亚历克斯·霍诺德以3小时56分钟的惊人速度,完成了人类史上首次无保护徒手攀登酋长岩的壮举。
这部获得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作品,完整记录了这场攀岩界的登月行动。导演金国威本身就是专业攀岩者,他带领团队耗时两年,用无人机、岩壁固定机位和地面长焦镜头多角度捕捉攀登过程。最惊心动魄的特富龙角段落中,霍诺德需要在倾斜120度的光滑岩壁上,仅凭指尖力量完成跨距1.2米的腾挪——这个动作他曾在训练中失败过17次。
影片揭示的不仅是冒险本身,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极限准备:霍诺德用笔记本详细记录每次训练数据,甚至为每个岩点编号并标注最佳发力角度。神经科学家通过MRI扫描发现,他的杏仁核(大脑恐惧中枢)对刺激几乎无反应,这种特殊生理构造让他能保持绝对冷静。但即便如此,在挑战前夜他仍反复检查每个细节:这不是关于勇气,而是关于计算。
片中穿插的往事同样耐人寻味:霍诺德19岁从伯克利退学专注攀岩,在货车里生活多年;他母亲虽支持儿子追求,却始终不敢观看他的攀登直播。当镜头扫过他简陋的房车时,书架上《量子物理导论》与攀岩手册并排放置,暗示这位冒险家同时也是个痴迷学习的怪才。
影片最后20分钟的登顶实拍堪称影史最紧张片段:没有特效、没有安全绳,连摄影师都背过身不敢看监视器。当霍诺德完成最后一个空手道踢动作跃上岩顶时,阳光正好穿透云层,这个瞬间被国家地理摄影师称为用生命拍摄的完美镜头。
正如制片人所说:这不是部关于攀岩的电影,而是关于人类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寓言。在酋长岩顶,霍诺德吃着随身带的能量棒微笑:明天该找点新事情做了。这个回答或许正是对为什么要冒险的最好注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