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7月17日,东京放送(TBS)的荧幕上首次出现了那个来自M78星云的红色巨人,谁也没想到这部由圆谷英二特技监督领衔制作的《奥特曼》(ウルトラマン),会成为影响半个多世纪的特摄经典。作为奥特曼系列的开山之作,初代奥特曼用39集的故事奠定了巨大英雄vs怪兽的叙事模式,其独创的三分钟战斗计时器设定(因地球大气污染导致奥特曼只能活动3分钟)不仅解决了拍摄预算问题,更成为系列标志性元素。
创作团队堪称日本特摄界的梦之队:导演圆谷一是特摄之神圆谷英二的长子,继承父亲对微缩模型和光学合成的极致追求;编剧金城哲夫将科幻与社会议题巧妙结合,比如第23集《我的故乡是地球》通过宇宙怪兽贾米拉的悲剧,影射核试验污染问题;而实相寺昭雄导演的实验性镜头语言,在第33集《被禁止的语言》中运用了大量先锋的仰拍与广角镜头。
演员阵容中,黑部进饰演的早田进成为历代人间体标杆,其标志性的β魔棒变身动作被无数孩子模仿;科学特搜队(SSSP)的制服设计灵感来自NASA航天服,队员们的专业装备如奥特手枪流星号战机等道具,至今仍在特摄博物馆展出。值得一提的是,皮套演员古谷敏身高183cm,为呈现奥特曼的修长体型,皮套特意采用红色与银色相间的分割设计——这种被称为硫酸脸的面部造型因当时乳胶工艺限制,反而成为初代最具辨识度的特征。
2.9T的超大合集完整收录了包括4K修复版在内的所有剧集,其中第16集《科特队向宇宙进发》因涉及登月火箭坠毁情节,在阿波罗计划期间曾被美国电视台临时禁播;而第34集《天空赠礼》中出现的巴尔坦星人,其蝉型造型与嗡嗡笑声成为系列最经典反派,后续在14部作品中反复登场。这些数字修复版本清晰展现了当年手工特效的匠心:哥莫拉的鳞片是用渔网加工而成,杰顿的火焰特效是倒放的棉花燃烧画面。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奥特曼巨大化的设定精准击中了儿童对力量化身的想象需求。据圆谷公司统计,初代播出期间日本幼儿园男孩的理想职业TOP3首次出现奥特曼。这份珍贵合集不仅是特摄史的活化石,更记录着昭和时代人们对太空探索的浪漫憧憬——在人类尚未登月的1966年,那个来自光之国的巨人,早已带着无数孩子飞向了星辰大海。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