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时分》2015:豆瓣7.7高分泰国奇幻爱情片,同性题材唯美力作

在2015年柏林电影节首映的泰国电影《蓝色时分》(原名《อนธการ》,英文名《The Blue Hour》),以其独特的氛围美学和细腻的情感刻画,成为当年亚洲酷儿电影中备受瞩目的作品。导演阿努查·本尼雅瓦塔纳用97分钟的影像,构建了一个介于现实与超自然之间的迷离世界。

▍游走在现实与幻象间的青春叙事

影片讲述了高中生Tam(Gun Atthaphan饰)在废弃泳池邂逅神秘青年Phum(抔米提·米弯投瓦兰饰)后,逐渐陷入虚实难辨的情感漩涡。导演采用泰国电影罕见的冷色调摄影,将故事设定在黄昏时分的蓝色时刻——这个昼夜交替的暧昧时段,恰好隐喻了主角游走在校园暴力受害者与超自然体验者之间的双重身份。

值得玩味的是,片中反复出现的废弃泳池取景自真实存在的泰国废弃水上乐园。这个被苔藓侵蚀的混凝土空间,既承载着两位主角的情欲萌动,又如同泰国社会压抑氛围的实体化象征。美术指导特意保留了建筑缝隙中生长的野生植物,让自然与人造物的共生关系成为叙事暗线。

▍新生代演员的突破性表演

当时年仅21岁的Gun Atthaphan(粉丝爱称滚宝)贡献了从影以来最具挑战性的表演。为塑造长期遭受霸凌的阴郁少年形象,他主动减重5公斤,并在开拍前独自在废弃建筑中过夜体验角色。其标志性的破碎感演技在泳池底部的窒息戏份中达到巅峰——这个长达3分钟的一镜到底画面,实际拍摄时因水下睁眼导致眼角膜损伤,最终呈现的生理性颤抖全是真实反应。

与之演对手戏的抔米提·米弯投瓦兰(Ohm)则带来截然不同的危险魅力。导演在访谈中透露,Phum这个角色原本设定更偏向传统鬼魂形象,但在看到Ohm试镜时浑然天成的暧昧气质后,当即决定将其改写成具有实体形态的超自然存在。

▍泰国独立电影的视听实验

影片获得当年泰国国家电影协会奖最佳音效设计绝非偶然。声音设计师采用反向环境音手法:本该出现蝉鸣的夏日场景只保留呼吸声,而在室内戏份中却意外加入远方雷声。这种违背常理的听觉处理,与摄影师大量使用的浅景深镜头共同构建出梦境质感。

在叙事结构上,导演受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影响,大胆打破线性时间。特别是影片中段突然插入的8毫米家庭录像片段,实为导演童年真实影像。这种私人记忆的植入,让超现实情节意外获得情感锚点。

目前该片可通过迅雷云盘获取资源(链接:https://pan.xunlei.com/s/VOP-vA0GHU7zzRrwiNnT-b9dA1?pwd=i3fv),建议搭配导演2018年作品《告别茉莉》对比观看,更能体会泰国新生代导演对酷儿题材的多元化探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