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上映的《伊豆的舞女》是日本纯爱电影的经典之作,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同名小说。这部由西河克己执导的作品,不仅完美还原了原著中细腻含蓄的情感,更让当时年仅15岁的山口百惠一举成名,与三浦友和共同塑造了银幕上最令人难忘的青涩爱恋。
故事发生在昭和初期的伊豆半岛,东京高等学校的青年学生川岛(三浦友和饰)在旅途中邂逅了随巡回艺人团体流浪的14岁舞女薰(山口百惠饰)。影片通过雨中的天城隧道、温泉旅店的屋檐、下田港的离别等经典场景,将这段注定无果的朦胧情愫娓娓道来。薰为客人跳舞时铃鼓的脆响,雨中追赶川岛时木屐的哒哒声,这些声音细节都成为情感的最佳注脚。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伊豆的舞女》第六次被搬上银幕。西河克己导演在1963年就拍摄过吉永小百合主演的版本,而74版选择尚未褪去婴儿肥的山口百惠,恰好符合原著中小动物般天真的舞女形象。影片中薰用发簪划破纸门的细节,正是来自川端康成1926年亲身经历的往事,这种虚实交织的笔法让作品更具感染力。
在技术层面,摄影师姫田真佐久采用柔焦手法拍摄伊豆的青山翠谷,朦胧的画面质感恰似少年心事。片中薰反复吟唱的《伊豆追分》小调,其实是流传于甲州街道的古老民谣,这种有意为之的时空错位,暗示着流浪艺人漂泊无根的生存状态。
该片在豆瓣获得8.6分的高评价,观众尤其推崇山口百惠未施粉黛的表演,她含泪微笑说出我会长成好女人的这句台词时,眼角眉梢的微妙颤动堪称日本电影史上最动人的瞬间之一。正如影评人佐藤忠男所言:这不是关于爱情的电影,而是关于爱情如何被永远封存在最美好时刻的标本。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