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翻拍版《宾虚》是好莱坞对1959年经典史诗片的第三次银幕重构,这部由俄罗斯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守夜人》《通缉令》)执导的作品,试图用现代电影技术为这个流传百年的复仇故事注入新活力。影片改编自卢·华莱士1880年的同名小说,原著曾被《纽约时报》评为19世纪最畅销基督教书籍,但新版电影将叙事重心从宗教隐喻转向了更具普世价值的兄弟反目主题。
故事发生在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犹太王子犹大·宾虚(杰克·休斯顿饰)与养兄罗马军官米撒拉(托比·凯贝尔饰)的恩怨构成主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影片对古罗马战车竞赛的还原——剧组在罗马影城搭建了长达300米的赛道,使用12台IMAX摄影机多角度拍摄,那场9分钟的战车戏实际拍摄耗时60天,仅数字特效马匹就制作了800余匹。摩根·弗里曼饰演的商人伊底瑞姆成为新加入的角色,这个非洲战车制造商串联起宾虚从奴隶到冠军车手的转变。
相较于1959年版本获得11项奥斯卡奖的辉煌,本片在口碑上遭遇滑铁卢。影评人普遍认为,尽管视觉效果达到当代水准(制作成本达1亿美元),但人物塑造流于表面。比如米撒拉的黑化过程缺乏铺垫,而宾虚与耶稣的几次相遇显得刻意。不过影片在历史细节上颇为考究:从犹太祭司穿的蓝白相间塔里特披肩,到罗马军团使用的龟甲阵战术,都经过考古学家指导还原。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114分钟的引进版删减了部分暴力镜头,但保留了核心叙事。这个关于背叛与救赎的故事,在当代语境下更像是一则政治寓言:当宾虚在战车场上高喊不是为胜利,是为自由时,台词明显呼应着现代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导演在采访中坦言,他希望这个古装故事能让观众联想到任何被占领土上发生的冲突。
资源链接中的5.7分豆瓣评分或许反映了经典翻拍的困境,但作为了解古罗马历史的视听教材,影片中耶路撒冷的城市复原、海战场景的粒子特效,仍值得历史爱好者和特效迷品味。就像片中那场惊心动魄的海战戏,虽然知道是CG制作,但当三层桨战船被巨浪拍碎的瞬间,观众仍能感受到古代战争的残酷美学。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