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上映的《君子协定》是好莱坞黄金时代一部颇具社会意义的作品,由后来执导《码头风云》的伊利亚·卡赞执导,改编自劳拉·Z·霍布森的同名畅销小说。影片以二战后的美国社会为背景,当时虽然纳粹的种族主义已被击败,但美国本土的反犹主义却以更隐蔽的方式存在着。
格利高里·派克饰演的记者菲尔·格林堪称银幕经典形象。这位事业有成的作家接受杂志社委托,准备撰写一篇关于反犹主义的深度报道。令人意外的是,他决定亲身体验犹太人的处境——对外宣称自己是犹太人,以此揭露社会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歧视。这个设定让人联想到黑人民权运动中的冒充实验,但本片比著名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还要早七年。
影片细腻展现了格林遭遇的种种隐形歧视:高档公寓突然已出租、俱乐部会员资格被拒、甚至未婚妻的家人态度突变。多萝西·麦克吉尔饰演的未婚妻凯西尤为出彩,她自以为开明却对未婚夫犹太人身份感到不安的矛盾心理,揭示了当时中产阶级的虚伪。西莱斯特·霍姆凭借饰演的时尚编辑安妮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她与约翰·加菲尔德饰演的犹太军官的对手戏,展现了战争英雄回国后依然要面对的身份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上映同年发生的好莱坞黑名单事件与之形成互文。当麦卡锡主义开始迫害左翼人士时,本片主创团队中多人后来都上了黑名单。这种现实境遇让电影中对沉默共谋的批判更具力度——就像片中那句经典台词:当好人袖手旁观时,邪恶就会胜利。
尽管以现代眼光看,影片某些处理略显说教,但在1947年能直指上流社会的偏见比贫民窟的仇恨更危险实属勇敢。它击败《梦幻街奇缘》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或许正因评委们看到了艺术之外的社会价值。至今看来,片中关于被动歧视的讨论,仍是理解系统性偏见的重要教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