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宿醉》导演托德·菲利普斯执导的公路喜剧《预产期》(Due Date),讲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跨州旅程。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建筑师彼得,原本只需要从亚特兰大飞回洛杉矶陪伴临产的妻子,却因为被航空公司列入禁飞名单,不得不与扎克·加利凡纳基斯饰演的怪咖演员伊森结伴同行。
影片开场的机场乌龙戏堪称经典:伊森在安检处的一句我在你包里放了违禁品的玩笑,直接导致两人被赶下飞机。这个情节巧妙影射了后9·11时代美国航空安检的敏感氛围——据统计,2010年TSA平均每天要处理200起类似的安全事件。导演用夸张手法展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旅行焦虑,当彼得崩溃大喊我只是想回家时,相信每个经历过航班延误的观众都会心一笑。
公路片的外壳下,电影实则探讨了当代男性的成长困境。彼得代表着典型的精英中产——他开着奥迪A8,用最新款黑莓手机,却连基础的汽车备胎都不会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森这个人间清醒,他随身携带父亲的骨灰,用狗粮当零食,却在旅途中教会彼得放下控制欲。这种性格反差让人联想到《午夜狂奔》等经典搭档喜剧,但本片加入了更多 millennials 世代特有的自嘲幽默。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刚结束《钢铁侠》拍摄的小罗伯特·唐尼,在本片中展现了截然不同的喜剧天赋。那场在墨西哥边境误食大麻饼干的戏份,他面部抽搐的表演完全即兴发挥——据幕后花絮透露,这段表演灵感来自他年轻时真实的bad trip经历。而扎克标志性的呆萌演技,比如认真讨论用骨灰做纹身墨水的情节,完美延续了他在《宿醉》中的喜剧风格。
影片在95分钟的时长里塞满了各种美式幽默梗:从对《飞越疯人院》的致敬,到调侃《阿甘正传》的跑步桥段,甚至出现了《钢铁侠》的彩蛋(彼得吐槽你以为我是托尼·斯塔克吗)。这些流行文化梗就像旅途中的路标,让观众在爆笑之余,也能感受到主创对电影史的敬意。
尽管当年上映时被批评剧情套路化,但十年后再看,《预产期》精准捕捉了经济危机后美国人的集体焦虑。彼得不断强调我必须在孩子出生前赶回去,何尝不是对当代人生存压力的隐喻?当两人最终开着那辆被撞得稀烂的道奇到达医院时,破损的车况反而成了最动人的成长勋章。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