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一部成本仅15万欧元的爱尔兰小成本电影《曾经》(Once)悄然登场,却意外成为当年最动人的黑马。这部由约翰·卡尼自编自导的音乐爱情片,用一把破吉他、一台老钢琴和都柏林街头真实的斑马线,谱写出当代都市里最质朴的文艺童话。
影片讲述街头卖唱的音乐人(格伦·汉塞德饰)与捷克移民卖花女(玛可塔·伊尔格洛娃饰)的偶然相遇。特别的是,两位主演本就是爱尔兰著名乐队The Frames的主唱和捷克独立音乐人,他们的表演带着未经雕琢的生活质感——汉塞德饰演的失意歌手原型正是他自己,而伊尔格洛娃在拍摄时年仅17岁,连剧本都是导演临时教她念的捷克语台词。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场乐器店的即兴合奏:女主角穿着居家拖鞋走进店铺,在钢琴上弹出《Falling Slowly》的前奏,男主角随即加入吉他伴奏。这个长镜头一气呵成,后来这首原创歌曲斩获了第80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拍摄时店主只给他们15分钟时间,却意外造就了影史经典音乐场景。
导演卡尼采用纪录片式的手法,在都柏林真实的街道、公车和录音棚取景。那家见证主角爱情萌芽的修理店,现实中是家开了60年的老店;男女主角边走边唱的著名长镜头,其实是在下班高峰期的格拉夫顿大街偷拍的。这种粗糙的真实感,让观众仿佛偶然窥见了陌生人的私密日记。
影片结尾的处理堪称现代爱情故事的颠覆——没有拥吻,没有告白,只有女主角在晨光中弹奏钢琴的背影。这个开放式结局引发无数解读,正如导演所说:这不是关于终成眷属的故事,而是关于两个灵魂如何通过音乐彼此救赎。或许正是这种留白,让86分钟的片长在观众心里余韵绵长。
从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到全球票房暴涨900倍,这部用三周拍完的小成本电影,最终成为音乐爱情片的里程碑。它证明了好故事不需要炫技——当格伦·汉塞德在片头唱出那首《Say It to Me Now》时,嘶哑声线里迸发的生命力,已胜过千言万语。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