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圣丹斯电影节首映的《鬼魅浮生》(A Ghost Story),是导演大卫·洛韦里用极简主义手法讲述的一个关于时间、记忆与存在的哲学寓言。这部成本仅10万美元的独立电影,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在影迷圈引发热烈讨论——比如那个引发全网热议的派哭戏长镜头,鲁妮·玛拉用5分半钟不间断吃完整张馅饼,将丧偶之痛化作令人窒息的日常细节。
电影开场就打破常规:卡西·阿弗莱克饰演的音乐人意外身亡后,以披着床单的经典小鬼形象重返人间。这个看似滑稽的造型其实暗藏深意——洛韦里在接受《电影手册》采访时透露,床单鬼魂的灵感既来自万圣节装扮,也是对童年恐惧的具象化。当这个沉默的幽灵漂浮在旋转的时空中,观众会逐渐理解:那袭白布下包裹的,其实是人类最原始的存在焦虑。
影片最震撼的段落发生在中后段:鬼魂站在时间洪流中,目睹同一所房子从殖民时代到未来的沧桑巨变。洛韦里用16mm胶片拍摄这些场景,颗粒感的画面让百年时光流转产生奇妙的真实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墙上若隐若现的便签——这个贯穿全片的麦高芬,最终在时空轮回中揭示了爱情最残酷的真相:有些等待注定没有答案。
配乐师丹尼尔·哈特创作的极简主义原声带同样令人难忘。用古提琴演奏的主题旋律不断循环演进,就像鬼魂被困在永恒的当下。当结尾处钢琴版《I Get Overwhelmed》响起时,那种宇宙级的孤独感会让观众想起《2001太空漫游》里的星门场景——只不过这次,人类面对的不是浩瀚星空,而是自己灵魂的深渊。
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从最初的6.8分逐渐攀升至7.6分,这个逆增长曲线恰好印证了它的后劲。就像影评人周黎明所说:第一次看觉得矫情,第二次看开始失眠,第三次看终于痛哭——这就是《鬼魅浮生》的魔力。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