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上映的《E.T.外星人》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经典科幻电影,讲述了一个外星生物意外滞留地球后,与小男孩艾略特建立深厚友谊的动人故事。这部充满童真与温情的作品不仅斩获第55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等4项大奖,更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符号。
影片中那个脖子细长、手指发光的外星人形象由意大利特效师卡洛·兰巴尔迪设计,其造型灵感来源于斯皮尔伯格父母离婚后,他幻想出的想象中的朋友。拍摄时使用了三个不同版本的E.T.模型:机械操纵版、穿戴式服装版以及由侏儒演员穿戴的版本。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自行车飞跃月亮场景,实际是用蓝幕技术合成的35毫米静态画面。
在故事设定上,E.T.来自距离地球300万光年的绿色星球,这个植物茂盛的乌托邦世界与当时盛行的环保思潮相呼应。电影中E.T.用发光手指治愈伤口的设定,后来被证实与1980年代科学家发现的生物荧光现象惊人相似。而孩子们用M&M’s巧克力豆引诱E.T.的经典桥段,原本剧本写的是里斯糖果,因植入广告谈判失败才临时更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年仅6岁的德鲁·巴里摩尔在试镜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表演天赋,竟对着选角导演讲起了荤段子。这个意外插曲反而打动了斯皮尔伯格,后来他成为巴里摩尔的教父。电影拍摄期间,剧组为保持童星们的自然反应,常常不让他们提前知道E.T.模型会做出的动作。
2002年上映的20周年修复版中,斯皮尔伯格替换了部分特效镜头,但引发争议的是将警察手中的枪支改成了对讲机。这个决定被部分影评人认为削弱了原作的社会批判性——原版中持枪警察象征着成人世界的威胁,与儿童纯真视角形成强烈对比。
从科学角度看,E.T.展现的心灵感应现象启发了后来NASA的突破摄星计划。而电影中植物在E.T.影响下快速生长的情节,与近年植物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植物具有类似感知能力的结论不谋而合。这部充满预见性的作品,用最质朴的童真视角,探讨了人类对宇宙生命最本真的想象。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