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上映的《归家之路》(Welcome Home, Roxy Carmichael)是一部被低估的温情喜剧,由《反斗神鹰》系列的导演吉姆·艾布拉姆斯执导,却展现出与以往作品截然不同的细腻笔触。影片讲述俄亥俄州小镇少女迪崔(薇诺娜·瑞德饰)在得知好莱坞传奇影星罗克西·卡迈克尔即将荣归故里后,坚信自己就是这位明星的私生女,由此引发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又暗含心酸的故事。
当时刚凭《甲壳虫汁》崭露头角的薇诺娜·瑞德,将边缘少女的敏感与倔强演绎得入木三分。她饰演的迪崔留着夸张的莫西干发型,穿着自制的外星人T恤,在小镇中学里是个格格不入的怪胎。这个角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瑞德后来在《剪刀手爱德华》中的表演,但更具现实主义的烟火气。与之对戏的杰夫·丹尼尔斯(《阿呆与阿瓜》)饰演的养父形象温暖而复杂,两人在汽车修理厂的几场对手戏堪称教科书级的表演。
影片巧妙运用了90年代美国返乡潮的社会背景。当时正值冷战结束初期,许多在80年代追逐美国梦的精英阶层开始反思物质主义的空虚。罗克西·卡迈克尔这个从未露面的角色,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绿灯,象征着小镇居民对成功幻象的集体投射。导演通过镇民筹备欢迎仪式的荒诞情节,辛辣讽刺了名人崇拜现象——美容院推出罗克西同款发型,餐馆特制罗克西鸡尾酒,连迪崔的养母(莱拉·罗宾斯饰)都偷偷翻出年轻时与罗克西的合影想要蹭热度。
影片最动人的段落出现在第三幕:当真相揭晓,迪崔在雨夜爬上水塔,俯瞰小镇灯火时完成的心理转变。这个场景让人联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霍尔顿,但导演用暖色调的灯光和逐渐舒缓的配乐,给出了更温暖的解答。值得一提的是,剧组实际搭建了一座12米高的水塔进行实拍,薇诺娜·瑞德坚持不用替身完成攀爬镜头,这种敬业精神为角色增添了真实的感染力。
作为一部预算仅800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它最终在北美收获1200万美元票房,虽然不算亮眼,但录像带时代积累了大量影迷。如今看来,影片对青少年认同危机、小镇人情冷暖的刻画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豆瓣7.3分的评价或许正是对其不够完美但足够真诚特质的最佳注解——就像片中迪崔那件手绘T恤,粗糙却充满生命力。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