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尾声,比利·怀尔德用《日落大道》为电影产业献上了一面残酷的镜子。这部1950年问世的黑色电影经典,以一具漂浮在豪宅泳池中的尸体开场,倒叙揭开过气默片女王诺玛·戴斯蒙德与落魄编剧乔·吉利斯之间畸形的共生关系。影片中那条著名的日落大道,既是洛杉矶的地理坐标,更是现实与幻梦的分界线。
葛洛丽亚·斯旺森饰演的诺玛堪称电影史上最令人心碎的过气明星。戏里戏外形成奇妙互文——斯旺森本人就是默片时代的顶流,曾主演塞西尔·B·戴米尔执导的《为何改变你的妻子》。片中她观看自己旧作的场景,使用的正是斯旺森真实的电影片段。当诺玛说出我依旧伟大,只是电影变小了这句台词时,银幕内外的时间仿佛在此重叠。
影片对好莱坞体制的批判入木三分。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饰演的忠实管家马克斯,原型正是导演本人早年在欧洲的从影经历。那个堆满过期杂志的豪宅,暗喻着好莱坞对过气艺人的遗忘机制。特别讽刺的是,派拉蒙最初拒绝出借场地,剧组只得在片场搭建等比缩小的日落大道——这个假好莱坞的设定反而强化了电影的批判主题。
怀尔德用黑色电影的手法解构明星制:低角度镜头将诺玛塑造成歇斯底里的巨婴,而泳池浮尸的开场直接宣告了美国梦的破产。片中那个著名的新年夜探戈戏,诺玛穿着二十年前的戏服起舞,墙上的电影海报像幽灵注视着她,这种用空间调度展现心理异化的手法,后来被无数心理惊悚片效仿。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好莱坞对这部自黑作品反应激烈。米高梅总裁路易斯·梅耶在首映礼上当面斥责怀尔德羞辱了养育你的行业。但正是这种撕破滤镜的勇气,让《日落大道》超越了类型片范畴——当诺玛对着镜头说出好了,德米尔先生,我准备好拍特写了时,她既是戏里疯癫的过气明星,也是戏外所有被时代抛弃者的缩影。
如今再看片中那些预言性的细节:电视取代电影的担忧、对方法派表演的嘲讽(我们不需要台词,我们有表情!)、甚至乔用打字机写肥皂剧的情节,都让这部70年前的作品始终保持着惊人的现代性。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在流媒体时代,我们仍会在某个深夜,与泳池里那个仰望星台的尸体产生共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