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影评:蒂姆·伯顿奇幻经典,豆瓣8.3分的甜蜜冒险

当蒂姆·波顿遇上罗尔德·达尔的暗黑童话,《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便成了2005年最令人难忘的奇幻盛宴。这部改编自1964年同名小说的电影,用巧克力瀑布和会跳舞的小矮人,包裹着一个关于贪婪与纯真的现代寓言。

影片中那座神秘的巧克力工厂堪称视觉奇观:由真实巧克力打造的河流每秒流动1,200加仑,150只松鼠组成的流水线每天要敲开20万颗坚果。这些数字背后是剧组耗时29周搭建的巨型布景,就连主演约翰尼·德普第一次走进片场时,都被空气中弥漫的可可香气震惊得说不出话。

德普塑造的威利·旺卡可能是影史最古怪的巧克力大亨。他戴着丝绸手套的双手、神经质的微笑,灵感来自德普观察儿童节目主持人的即兴发挥。这个角色就像融化的巧克力般矛盾——既有天才的偏执,又藏着童年被牙医父亲(克里斯托弗·李饰)禁止吃糖的创伤。

小演员弗莱迪·海默的表演同样惊艳。为了演出查理面对黄金券时的忐忑,他主动要求重拍七次奔跑戏份直到虚脱。而那个用积雪保存生日巧克力的镜头,其实是海默真实的情感流露——拍摄时他刚得知祖父去世的消息。

电影用五种性格缺陷的孩子解构人性:暴食的奥古塔斯、被宠坏的维露卡、功利至上的维奥莉特、沉迷电玩的迈克,对比着查理的知足常乐。其中最讽刺的当属蓝莓女孩桥段,剧组真的把女演员泡在直径4米的巨型蓝莓汁球里拍了三天。

从伦敦郊外的破败小屋到飞越云层的玻璃电梯,美术指导亚历克斯·麦克道尔搭建了两个极端世界。那些会唱歌的彩色小矮人(OM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