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亮相的西班牙科幻电影《人造正义》(Justicia Artificial),由导演西蒙·卡萨尔(Simón Casal)自编自导,带来了一场关于科技与伦理的思辨。这部98分钟的作品设定在近未来的巴塞罗那,讲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故事:当司法系统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法官来审判案件时,程序正义与人性温度之间产生的剧烈冲突。
影片中由阿尔维托·阿曼饰演的工程师开发了一套号称绝对公正的AI审判系统,该系统能通过分析海量案件数据、微表情识别和算法预测来做出判决。但随着剧情发展,一个看似简单的盗窃案逐渐暴露出系统的致命缺陷——它无法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和社会背景。薇洛妮卡·恩切圭饰演的辩护律师与这个数字法官展开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法庭对决,场景设计巧妙地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现了AI的思考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探讨的主题与现实中欧盟正在制定的《人工智能法案》不谋而合。2024年3月,欧洲议会刚通过了一项关于禁止在司法关键环节使用AI的临时协议,影片中呈现的种种困境恰好呼应了这一现实争议。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创作灵感部分来源于2021年发生在美国的COMPAS算法歧视案,该案中用于评估罪犯再犯风险的AI系统被证明对少数族裔存在系统性偏见。
从制作层面看,影片采用了独特的视觉风格,将巴塞罗那的未来主义建筑与冷色调的数字界面并置,营造出科技异化的压抑感。配乐由新锐电子音乐人Lucia Solaz操刀,用合成器音效模拟出AI的思考声波。不过略显遗憾的是,部分观众认为影片在科技设定和人物塑造上存在失衡,这可能是其在豆瓣获得5.9分的主要原因。
作为西班牙近年来少有的硬核科幻尝试,《人造正义》虽然存在叙事节奏上的瑕疵,但其提出的核心问题却振聋发聩:当我们将正义交给算法时,我们是否正在失去人性中最宝贵的判断力?影片结尾那个充满隐喻的镜头——AI法官显示屏上不断闪烁的404错误代码,或许已经给出了最辛辣的答案。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