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罗茜》这部2014年的浪漫喜剧就像一杯加了蜂蜜的英式红茶——初尝是青梅竹马的甜蜜,细品却能尝到命运捉弄的淡淡苦涩。改编自爱尔兰作家塞西莉亚·艾亨(《附注:我爱你》作者)的小说,德国导演克利斯汀·迪特用轻快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错位时空里的爱情的经典命题。
影片最令人称道的是莉莉·柯林斯与山姆·克拉弗林的化学反应。柯林斯饰演的罗茜有着《BJ单身日记》里布里吉特的笨拙可爱,当她顶着一头乱发在酒店客房手忙脚乱时,观众会想起自己那些人生失控的尴尬时刻。克拉弗林则完美诠释了每个女孩青春里都有的那个完美学长,他饰演的亚历克斯在哈佛医学院的白大褂与酒吧驻唱的吉他之间切换,展现了角色内心的撕裂感。
电影用12年的时间跨度玩了一场精妙的错过游戏:2002年毕业舞会上未能送出的玫瑰,2006年波士顿街头擦肩而过的出租车,2010年婚礼现场欲言又止的祝酒词…这些关键场景的服装设计暗藏玄机——罗茜的红色连衣裙与亚历克斯的深蓝西装形成视觉对冲,暗示着两人始终处于相爱却对立的状态。值得一提的是,都柏林的海岸线在镜头下呈现出油画般的质感,当主角们在豪斯悬崖边呐喊时,爱尔兰的海风几乎要穿透银幕。
与同类题材相比,《爱你,罗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成年人的幼稚的精准刻画。当30岁的罗茜抱着婴儿参加前男友婚礼,当事业有成的亚历克斯在超市货架间痛哭,这些反浪漫桥段反而产生了奇妙的真实感。影片中段那个长达3分钟的蒙太奇——平行展示两人各自失败的感情生活,配乐选用Birdy的《Skinny Love》,堪称近年爱情片中最扎心的错位叙事范本。
作为德国与英国的合拍片,影片在浪漫喜剧框架下藏着一丝欧陆文艺片的哲思。当罗茜最终读懂母亲那句选择让你快乐的人,而不是你认定必须爱的人时,电影完成了从命中注定到自主选择的爱情观升级。或许正如豆瓣网友薄荷糖的短评:这不是又一部《恋恋笔记本》,而是给所有在感情里患得患失者的成人童话。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