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戛纳电影节首映的法国电影《苏莱曼的故事》,以细腻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身份认同与生存困境的当代寓言。这部由伯里斯·洛伊坎执导的作品,在第50届凯撒电影奖上斩获最佳影片殊荣,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真实的社会洞察力赢得了评委与观众的双重认可。
影片主角苏莱曼由新锐演员阿布·桑加雷饰演,这位来自非洲的移民在巴黎街头送外卖谋生。导演通过一个看似普通的职业,巧妙展现了现代都市中隐形人的生存状态——他们穿梭于城市的光鲜表象之下,却鲜少被主流社会真正看见。片中令人难忘的一个长镜头:苏莱曼骑着电动车穿过香榭丽舍大街,橱窗里奢侈品的光泽与他破旧头盔形成刺眼对比,这种视觉隐喻正是法国社会阶层割裂的真实写照。
编剧德尔芬·阿古特在创作中融入了大量实地调研。制作团队曾深入巴黎移民社区,记录外卖骑手们的真实经历。片中那个被房东驱逐的段落,原型就来自一位几内亚移民的遭遇——他连续工作36小时后回到住处,发现所有物品都被扔到了街上。这种戏剧性与纪实性交织的叙事手法,让影片既具有艺术张力又不失社会批判的锋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尼娜·梅尔瑞斯饰演的社会工作者角色。这个人物原型参考了法国真实存在的无证移民援助协会志愿者,他们每天要处理上百份避难申请。电影中那场长达7分钟的面试戏,采用近乎纪录片的手法呈现官僚体系对个体命运的裁决,紧张压抑的氛围让观众仿佛亲历其境。
影片法语原名L’histoire de Souleymane中的histoire一词颇具深意,既指故事也暗含历史之意。正如导演在访谈中所说:每个移民身上都背负着双重叙事——他们既在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也是当代欧洲移民史的一个注脚。这种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织,通过93分钟的银幕时间获得了诗意的呈现。
从技术层面看,摄影师大胆采用1.33:1的复古画幅比例,这种近乎方形的构图既营造出逼仄的生存空间感,又暗喻主人公被各方力量挤压的处境。配乐中传统曼丁哥鼓点与都市环境音的混搭,则巧妙呼应了文化身份的交融与冲突。
目前该片在豆瓣保持7.7分的稳定评分,不少观众评价其用冷静的镜头说出最灼热的真相。对于那些关注社会现实、喜欢《流浪的迪潘》《悲惨世界》等作品的影迷来说,这部荣获凯撒奖的佳作无疑值得细细品味。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