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0年代法国新浪潮的余波中,雅克·里维特用《塞琳和朱莉出航记》编织了一场长达194分钟的魔幻拼图。这部被影评人称为成人版《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品,以图书馆员朱莉与魔术师塞琳的邂逅为起点,展开了一段打破现实与幻想界限的巴黎奇遇。
影片最迷人的设定来自那座神秘别墅——每当两位女主角含着一颗魔法糖果走进去,就会卷入同一段谋杀悬案的循环重现。这个嵌套叙事的设计堪称先锋,比后来《恐怖游轮》《源代码》等时间循环电影早了三十余年。里维特用16毫米胶片拍摄时,特意保留了大量即兴表演段落,朱丽叶·贝尔托饰演的塞琳在街头变魔术的片段,很多都是真实路人的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别墅里不断重演的谋杀剧其实暗指法国通俗小说家加斯东·勒鲁的《黄屋奇案》。里维特将这套侦探经典解构成女性视角的童话:当塞琳和朱莉第三次进入别墅时,她们开始有意识地改变剧情走向,就像孩子改写 bedtime story 的结局。这种故事中的故事结构,后来在《千年女优》《盗梦空间》中都能看到影子。
电影里的巴黎也充满隐喻——蒙马特高地旋转木马象征时间循环,塞琳撒向空中的扑克牌暗示命运无常。里维特甚至安排两位女主角互换身份服装,这种身份流动性的探讨,让人联想到维吉尼亚·伍尔夫的《奥兰多》。
影片在1974年戛纳首映时,193分钟的原始版本曾引发两极评价。但正是这种打破类型界限的勇气,让它成为后来《穆赫兰道》《巴黎,德州》等迷幻叙事的先驱。现在再看朱莉在图书馆用回形针制作记忆装置的段落,简直是对大脑记忆机制的绝妙视觉化呈现。
正如片中反复出现的船歌所暗示的:这不仅是两个女孩的冒险,更是观众在电影长河里的一次意识漂流。那些看似随意的街头漫步、即兴歌舞,最终都像拼图碎片般,在记忆的暗房里显影成超现实的梦境。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