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映的《美国情人》(Mistress America)是导演诺亚·鲍姆巴赫与演员格蕾塔·葛韦格继《弗兰西丝·哈》后的再度合作。这部84分钟的都市喜剧以纽约为舞台,讲述了一位迷茫大学生与她充满魅力的准继姐之间发生的妙趣横生的故事。
格蕾塔·葛韦格在片中饰演布鲁克,这个角色堪称当代都市女性的生动缩影——30岁出头,经营着多家不靠谱的创业项目,从室内设计到健身教练无所不包,却始终找不到人生方向。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罗拉·科克饰演的特蕾西,一个刚进入巴纳德学院、渴望融入纽约文艺圈的大学新生。当特蕾西的母亲与布鲁克的父亲订婚,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准姐妹开始了一段令人捧腹又温暖的关系。
影片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中段那场长达20分钟的室内群戏:布鲁克带着特蕾西前往康涅狄格州,向昔日闺蜜讨债的场面。在这个密闭空间里,前男友、债主、邻居等各色人物轮番登场,台词密集如机关枪,将都市年轻人的焦虑、虚荣与脆弱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场戏的编排让人联想到伍迪·艾伦的经典喜剧,却又带着鲍姆巴赫特有的千禧一代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剧本由鲍姆巴赫和葛韦格共同创作。葛韦格将自己多年在纽约打拼的经历融入角色,那些关于房租、创业、社交媒体的细节描写,让整部电影散发着真实的都市气息。比如布鲁克那个著名的人生就像Instagram的独白:你永远在等待点赞,却不知道到底是谁在看你,精准戳中了数字时代年轻人的普遍焦虑。
作为一部小成本独立电影,《美国情人》在视觉上采用了大量手持摄影和自然光,使纽约的街景和公寓都显得格外真实。片中出现的那些布鲁克林咖啡馆、二手书店,都是当地文艺青年真实聚集的场所。这种对都市空间的细腻呈现,让影片成为一封写给纽约的情书,也让观众得以一窥当代美国年轻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
影片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后获得专业影评人广泛好评,《好莱坞报道者》称赞其将存在主义焦虑包裹在机智台词中,《纽约客》则认为这是鲍姆巴赫迄今为止最轻盈的作品。虽然票房表现平平,但这部作品进一步巩固了葛韦格作为美国都市女性代言人的银幕形象,也为她后来转型导演埋下了伏笔。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