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多伦多电影节首映的科幻电影《太空生活》(High Life),是法国女导演克莱尔·德尼首次涉足科幻领域的突破之作。这位以《巧克力》《军中禁恋》等文艺片闻名影坛的导演,此次将目光投向了深邃的宇宙空间,却依然保持着其标志性的作者电影风格。
影片讲述了一群死刑犯被送往黑洞执行实验任务的科幻寓言。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蒙特与年幼女儿相依为命的太空舱生活,构成了故事的主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疯狂科学家迪布斯博士,她在这个密闭空间里进行着骇人的人体实验,试图通过人工授精创造新生命。这个设定让人联想到现实中的太空生育研究——NASA早在1990年代就启动过太空受孕相关实验,但至今仍面临巨大伦理和技术障碍。
影片中那个被称为性爱舱的红色立方体令人印象深刻。这个装置的设计灵感可能源自1972年NASA委托设计的太空性爱装置原型,当时为解决长期太空任务中的生理需求,科学家们确实构想过类似设备。导演德尼用这个意象巧妙地探讨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本能与伦理困境。
在科学细节上,影片展现了诸多真实太空生活的挑战:
- 水循环系统故障导致的生存危机
- 宇宙辐射对作物的致命影响
- 长期失重状态下的肌肉萎缩
这些细节都建立在现有航天医学研究基础上,国际空间站的实际经验表明,宇航员每月会流失1-2%的骨密度,这与片中角色身体状况的恶化相互印证。
作为A24公司出品的科幻片,《太空生活》延续了该公司作品一贯的哲学深度。与《机械姬》《遗传厄运》等作品类似,它用类型片外壳包裹着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影片中那个神秘的黑洞,既是科学奇观,也象征着人类欲望的无底深渊——这种双重意象的处理,让影片在2019年上映后引发了学界和影迷的广泛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罗伯特·帕丁森为饰演这个角色做了充分准备,他研究了NASA宇航员的训练视频,并特意学习了真实的太空行走技巧。这种专业态度让他在失重状态下的表演更具说服力,也为后来出演《信条》《新蝙蝠侠》等大制作科幻片奠定了基础。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