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喜剧 / 动作《福尔摩斯二世》美国 (1924)

1924年上映的《福尔摩斯二世》是默片时代最具创造力的喜剧经典之一,由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顿自编自导自演。这部45分钟的短片堪称早期电影特技的教科书,基顿在片中既扮演小镇电影院放映员,又化身梦中成为神探的福尔摩斯二世,现实与梦境的双线叙事比《盗梦空间》早了整整86年。

影片最令人称奇的是那段灵魂出窍长镜头:当基顿饰演的放映员在座位上睡着,他的灵魂站起来穿过剧场,走入银幕中的侦探世界。这个如今看来简单的转场,在当时需要精确计算演员走位、镜头移动和场景切换,基顿团队为此反复拍摄了21次才成功。英国电影学院的研究显示,这个镜头启发了后来希区柯克《迷魂记》的眩晕镜头和诺兰《盗梦空间》的折叠城市。

作为特技狂人,基顿在片中贡献了多个玩命镜头:从飞驰的摩托车跃上汽车顶棚(未用替身)、在移动的火车水箱上保持平衡(距离铁轨仅30厘米)、以及那个著名的人形炮弹特技——基顿真的被塞进大炮发射,着地时仅靠提前挖好的沙坑缓冲。这些实拍特技让现代特效团队都为之震撼,2020年迪士尼拍摄《丛林奇航》时,道恩·强森还专门致敬了这个经典桥段。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基顿与反派Ward Crane的台球对决暗藏玄机:当基顿打出神奇的一杆让所有球连续入袋时,剧组实际上在桌面下埋设了磁铁装置。这种作弊式的喜剧手法后来被周星驰在《龙的传人》中幽默化用,成为台球喜剧的经典模板。

尽管没有对白,但基顿用肢体语言创造了令人捧腹的喜剧节奏。比如他用留声机喇叭当听诊器检查病人,把火车信号灯改造成红绿灯指挥交通,这些充满机械美学的笑料完美体现了1920年代美国人对工业文明的幽默解构。现代影评人常把这种风格称为蒸汽朋克喜剧的雏形。

该片在2002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国家电影登记簿,成为人类文化遗产。基顿女儿曾透露,卓别林私下承认《摩登时代》里的滑轮溜冰戏就是受本片启发。时至今日,当我们看到《信条》里的时间倒流或《瞬息全宇宙》的平行宇宙跳跃时,都能在这部百年老片中找到最初的电影基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