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在2022年带来的《诗人》(原名《Bardo, falsa crónica de unas cuantas verdades》)是一部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半自传电影。这位曾凭《鸟人》《荒野猎人》两夺奥斯卡最佳导演的电影人,这次将镜头转向了自己的文化根源,用超现实手法探讨了身份认同、艺术创作与家庭关系等深刻主题。
影片主角是位旅居美国多年的墨西哥纪录片导演(丹尼尔·希梅内斯·卡乔饰),在获得某个重要国际奖项后回到故土。这个设定明显带有导演自传色彩——伊纳里图本人就长期在墨西哥和美国两地生活工作。电影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当代墨西哥知识分子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困境。
影片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开场长达7分钟的漂浮长镜头就令人叹为观止:主角仿佛摆脱重力束缚,在墨西哥城的独立纪念碑上空翱翔。这个场景既隐喻了主角悬浮在两个世界之间的精神状态,也致敬了墨西哥壁画大师迭戈·里维拉笔下的超现实画面。类似的视觉奇观贯穿全片,比如主角突然缩小成婴儿大小,或是与已故父亲在沙漠中对话等场景。
在叙事结构上,影片打破了线性时间,将记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这种手法让人联想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事实上,片中那个会说话的胎盘场景,正是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直接致敬。伊纳里图通过这种虚实相间的手法,探讨了记忆如何被重构、历史如何被叙述等哲学命题。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存在两个版本:威尼斯首映的174分钟版和后来重剪的160分钟版。据看过两个版本的影评人透露,导演删减了部分过于个人化的段落,使故事更聚焦。这种自我编辑的行为本身,也呼应了电影关于真相建构的主题。
尽管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时评价两极,但不可否认这是部充满勇气的作者电影。它既是对墨西哥当代社会的深刻观察,也是艺术家对自身创作生涯的一次大胆解剖。正如片中那个反复出现的意象——沙漠中的镜子迷宫,电影本身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关于艺术、家庭与文化的复杂真相。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