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韩国影史上最具生命力的民间故事,《春香传》在2000年迎来了它的第17次影视改编。导演林权泽这次用传统板索里(韩国清唱艺术)与现代电影语言交织的手法,为这个流传三百年的爱情传说披上了新衣。影片开场便颇具匠心:身着韩服的板索里名唱赵尚贤在聚光灯下开腔,随着鼓点渐密,镜头缓缓推入画中世界,完成了传统艺术与电影叙事的奇妙嫁接。
曹承佑饰演的贵族公子李梦龙与李孝贞诠释的艺妓之女春香,在端午节的秋千架下一见钟情。导演特别安排了长达8分钟的歌队伴唱段落,将两人月下盟誓的场景拍得如诗如画。当梦龙用金樽美酒千人血的诗句试探春香时,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竟对出玉盘珍馐万姓膏的下联,人物骨子里的刚烈就此埋下伏笔。
影片中段转入现实主义笔触:新任府使卞学道强迫春香为妾的戏码,实则暗喻朝鲜王朝的身份压迫。春香被拷问时绑在刑架上的俯拍镜头,与板索里唱词中十指钉竹签的形容形成残酷互文。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戏的刑具都是按照朝鲜《经国大典》记载复原的,剧组甚至请来民俗学者指导传统刑讯动作。
林权泽在最后半小时突然转换叙事节奏:中状元的梦龙假扮乞丐归来,在宴席上层层递进地吟诵自创时调,每念完一节就更换一套华服。这个充满戏剧张力的处理源自1923年首部《春香传》默片的舞台化传统,曹承佑为此专门学习了三个月传统唱剧的发声技巧。
影片当年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时,西方媒体对其画内画外双叙事的结构颇感新奇。其实这种手法源自朝鲜半岛传统的盘索里表演形式,说唱者既叙事又代言的特色,被林权泽转化为电影中的间离效果。可惜部分年轻观众觉得120分钟里出现14段唱腔略显冗长,这或许是其豆瓣评分止步6.7的原因之一。
从人类学视角看,春香故事在韩国的长盛不衰,恰似《梁祝》之于中国。不同版本反复讲述的核心,其实是朝鲜王朝两班贵族与贱民阶层的对抗神话。2000年这个版本特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诞生在韩国民主化浪潮后的第十年,彼时民众对权贵阶层的清算尚未结束,春香的贞烈与梦龙的复仇,无形中成了当代情绪的古老注脚。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