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之日》(又名《我的征途》)是韩国导演姜帝圭继《太极旗飘扬》后,再次将镜头对准战争中小人物命运的作品。这部投资300亿韩元(约合1.6亿人民币)的战争史诗,通过两位马拉松选手跨越三大战场的传奇经历,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与异化。
影片开场于1938年日治时期的朝鲜,张东健饰演的朝鲜青年金俊植与小田切让饰演的日本贵族子弟长谷川辰雄,在马拉松比赛中结下孽缘。这个设定基于真实历史背景——当时朝鲜选手孙基祯在柏林奥运会上被迫以日本名义参赛,成为民族伤痛记忆。导演通过两位主角的竞技对抗,巧妙隐喻了殖民地的身份认同困境。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剧情出现惊人转折:金俊植被强征入关东军,辰雄则作为日军军官被派往诺门罕战役。这场1939年的日苏边境冲突,历史上造成6万余人伤亡。影片用长达20分钟的战斗场面,还原了当时苏军装甲部队碾压日军骑兵的惨烈场景,其中坦克碾压战壕的镜头令人窒息。
当两位主角阴差阳错成为苏军俘虏后,影片进入更荒诞的篇章——他们又被编入苏联红军参加莫斯科保卫战。这个看似离奇的设定其实有史实依据:二战期间确实存在被多国军队先后征召的国际士兵。范冰冰饰演的中国狙击手角色,则代表了战争中被遗忘的女性牺牲者。
最震撼的是影片结尾揭示的终极真相:两位主角最终出现在诺曼底登陆战的德军阵营中。这个看似魔幻的结局,其实改编自真实档案——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确实俘虏过200余名亚洲面孔的德军士兵。导演用这个惊人的历史细节,完成了对战争荒诞性的终极控诉。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跨国取景跨度惊人:从韩国春川的雪原到拉脱维亚的森林,再到立陶宛的诺曼底海滩复景,1:1重建的T-34坦克群和MG42机枪等道具都经过严格考证。137分钟的片长里包含韩、日、俄、德、中、英六国语言对白,堪称亚洲战争片的语言奇观。
尽管豆瓣7.4分显示影片存在叙事节奏失衡等问题,但其中关于战争机器如何吞噬个体的思考,以及张东健、小田切让充满张力的表演,仍使其成为值得一看的另类战争片。当两位主角在诺曼底海滩重逢时,马拉松比赛的闪回镜头提醒我们:在战争面前,所有仇恨最终都只是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