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老舍1943年同名短篇小说的《不成问题的问题》,是梅峰导演的处女作。这部黑白文艺片以抗战时期重庆某农场为舞台,用黑色幽默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中国式人情社会的浮世绘。
影片中范伟饰演的农场主任丁务源堪称教科书级表演。这个八面玲珑的好好先生,面对股东时满口经营之道,对待员工则放任偷鸡摸狗,甚至将农场产物中饱私囊。当留学归来的新主任(张超饰)试图推行现代管理制度时,丁务源用一整套中国特色的人情兵法轻松化解危机——他先是发动员工集体生病,又巧妙利用股东太太们的牌局关系,最终让改革不了了之。
特别值得玩味的是殷桃饰演的明霞,这个带着孩子的寡妇角色,既是农场生态的受害者,也是参与者。她与丁务源若即若离的关系,暗示着在那个特殊年代,弱势群体不得不依附权力求生的生存智慧。
导演梅峰采用固定机位长镜头和舞台剧式的场面调度,配合黑白影像的质感,既还原了民国时期的风貌,又赋予故事超越时代的隐喻性。农场这个封闭空间就像中国社会的微缩模型,每个人都在不成问题的幌子下心照不宣地维持着病态的平衡。
影片在东京电影节首映时144分钟的导演剪辑版,比国内公映版多出12分钟,这些被剪掉的段落主要涉及更尖锐的社会隐喻。比如原著中树华农场的命名暗讽中华之树的衰败,电影里通过股东们讨论农场赔钱但大家都有得赚的对话,含蓄点破了整个系统的荒诞性。
这种温柔一刀的批判风格,或许正是该片能同时获得艺术认可(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和市场接纳(豆瓣8.1分)的关键。当丁务源最后那句这都不是问题再次响起时,银幕前的现代观众会心一笑——80年过去了,我们身边不还充斥着这样的问题解决专家吗?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