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映的电影《白鹿原》是导演王全安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陈忠实同名小说改编的史诗级作品。这部耗时9年筹备的影片,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白、鹿两大家族跨越半个世纪的恩怨纠葛,展现了中国农村从清末到抗战时期的沧桑巨变。
影片最令人称道的是其浓郁的地域特色。为真实还原关中风貌,剧组在陕西合阳县实地搭建了完整的白鹿村场景,包括牌坊、戏台等标志性建筑。张丰毅、段奕宏等主演都专门学习了陕西话,其中张雨绮饰演的田小娥更是突破性地使用方言演出,她那句带着哭腔的额(我)就是个祸害成为全片最揪心的台词之一。
在叙事结构上,电影选取了小说中最具戏剧冲突的章节。比如交农事件这场戏,完整呈现了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时,农民与官府间的激烈对抗。吴刚饰演的鹿子霖在公堂上那句官逼民反的怒吼,将封建压迫下农民的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白嘉轩(张丰毅饰)坚持修祠堂、立乡约的情节,则体现了传统宗法制度的顽强生命力。
影片的版本变迁也颇有意思。柏林电影节首映的188分钟版本包含更多历史背景交代,而国内公映版则侧重情感主线。其中最受争议的删减段落是关于白灵的革命线,这个象征着新思想的女性角色戏份大幅减少,使得影片的历史纵深感有所削弱。不过22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后来在海外放映时,完整保留了白鹿原上三代人的命运轨迹。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那场长达20分钟的麦收戏堪称华语电影奇迹。300多位当地农民参与演出,真实还原了关中麦客集体劳作的传统场景。摄影师卢茨用广角镜头拍摄的金色麦浪,与后来日军铁蹄践踏麦田的画面形成强烈对比,暗喻着传统农耕文明在现代性冲击下的脆弱。
《白鹿原》虽然因审查等原因存在叙事断裂的问题,但它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刻剖析,以及用影像重建乡土中国的努力,使其成为新世纪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忽视的厚重篇章。正如陈忠实在小说扉页所写: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这部电影正是这段秘史的视觉注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