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映的电影《盲道》(原名《盲·道》)是导演李杨底层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延续了前作《盲井》《盲山》对边缘群体的关注。这部聚焦都市流浪儿童犯罪的现实题材影片,在当年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映时就引发热议。
影片讲述了一个落魄摇滚歌手赵亮(李杨饰)假扮盲人在地铁卖唱,意外卷入流浪儿童犯罪集团的故事。其中16岁少女晶晶(杜函梦饰)被迫行窃的遭遇,折射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鲜为人知的阴暗面。导演通过手持摄影和大量实景拍摄,再现了北京地下通道、城中村等灰色空间,有观众评价镜头仿佛带着铁锈味。
值得关注的是,片中涉及的流浪儿童犯罪并非虚构。根据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全国约有100-150万流浪儿童,其中约30%曾被犯罪集团控制。影片中采生折割(故意致残儿童后强迫乞讨)的犯罪手段,在2015年郑州警方破获的跨省乞讨团伙案中就有真实案例。
李杨导演在访谈中透露,为还原真实状态,剧组启用了多位非职业演员。主演杜函梦是从300多名流浪儿童中筛选出来的,她带着真实生活经历演绎的角色让不少观众落泪。不过影片也因部分暴力镜头在送审时遭遇困难,最终上映版本比原片缩短了约15分钟。
作为中国少有的犯罪现实主义作品,《盲道》虽没有商业大片的视觉奇观,但其对社会伤疤的直面呈现,延续了第六代导演的人文关怀传统。影片结尾处主角在雪地里的长镜头,与《盲井》的矿井、《盲山》的群山形成意味深长的三部曲呼应,留给观众关于光明与黑暗的永恒思考。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