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狗情未了》(2024)感人上映:人与宠物间的深情羁绊

当吴叶彬导演带着他的新作《人狗情未了》出现在2024年暑期档时,这部仅有61分钟时长的电影意外成为讨论焦点。这部由毕如意和马犬bo’s’s领衔主演的作品,用最质朴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陪伴与救赎的故事。

影片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马犬bo’s’s的表演——这只经过专业训练的比利时马里努阿犬,在拍摄前接受了长达8个月的针对性训练。训犬师透露,为了达到导演要求的情绪表现力,他们采用正向强化训练法,用特定音调和手势引导狗狗完成担忧张望兴奋转圈等复杂表演。这种训练方式避免了传统动物表演中可能存在的强迫手段,体现了当代影视制作对动物演员的人文关怀。

影片的创作背景值得玩味。编剧陈明福在采访中透露,剧本灵感来源于2021年郑州暴雨中一个真实事件:当时有市民为救自家宠物犬冒险返回洪水淹没的小区。这个引发社会讨论的事件,促使创作团队思考现代社会中人与宠物之间超越物种的情感纽带。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类与宠物相处时体内催产素水平会显著升高,这种被称为拥抱激素的物质,正是维系亲子关系的重要化学介质。

在技术层面,电影采用了特殊的拍摄手法。摄影师使用狗用稳定器(一种固定在犬类胸背带上的微型摄影机),以狗狗的视角呈现世界。这种第一狗称镜头带来独特的观影体验,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狗狗眼中低饱和度的色彩世界(犬类视网膜仅能分辨蓝黄两色)。声音设计也别具匠心,混音师特别放大了人类说话时的高频成分,模拟狗狗更敏感的听觉范围(犬类可听到频率高达45000Hz的声音,是人类听觉上限的两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小成本作品选择在8月10日国际流浪动物日上映,片方宣布将票房收入的5%捐赠给动物保护组织。这种将商业放映与社会公益结合的做法,在当前中国电影市场并不多见。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流浪犬数量已突破4000万只,影片通过艺术表达唤起了公众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

虽然片长仅61分钟,但影片通过细腻的日常片段展现人与犬之间15年的生命交织。动物行为学家指出,这种时间跨度的呈现具有科学依据——狗狗1岁相当于人类7岁的传统换算并不准确,实际上前2年每犬年对应10.5人年,之后每犬年对应4人年。影片结尾处老年犬迟缓的反应和浑浊的眼神,正是对这种时间相对论最动人的诠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