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冥有鲲》的预告片在2024年春节前夕释出时,许多观众立刻被片中那条游弋于水墨风格海浪间的巨鲲吸引了目光。这部网络电影作为《海大鱼》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延续了中国传统神话与奇幻美学的融合,却呈现出更鲜明的视觉风格。
导演曹国莉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创作灵感源自《庄子·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的经典意象。制作团队特意考察了宋代马远的《水图》等古画,将传统水墨的留白意境与数字特效结合。片中那段长达3分钟的鲲化鹏鸟的转场镜头,就采用了逐帧手绘与3D渲染混合技术,耗时近两个月完成。
主演吴俊余饰演的渔村少年阿水,其角色原型可追溯至岭南地区的疍家渔民文化。剧组在福建沿海取景时,参考了当地传承数百年的讨海习俗。比如片中祭祀海神的仪式,道具组根据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天妃显圣录》图谱,1:1复刻了古代渔民的木质祭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95后演员朱圣祎饰演的鲛人角色突破了传统形象。造型团队从唐代《岭表录异》中人鱼的记载获取灵感,设计的鳞片服装包含2000多片手工缝制的仿生鳞片,在灯光下会随角度变换蓝绿色泽。这种细节处理让奇幻生物多了几分可信度。
虽然74分钟的片长在网络电影中属于常规配置,但影片通过嵌套式叙事结构,在主线故事中巧妙穿插《山海经》式的志怪传说。比如配角仁青娜姆饰演的巫女,其占卜用的龟甲纹路实际取材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拓片,这种考究的细节让奇幻故事有了历史厚重感。
该片选择大年初二在网络平台上线,恰好契合了春节档观众对轻量化文化消费的需求。据平台数据显示,影片首播时段的弹幕中,鲲鹏变身鲛人落泪等特效场景成为讨论热点,说明年轻观众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化呈现接受度颇高。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