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一部聚焦抗战时期狙击手传奇的战争片《深山狙击》即将登陆全国院线。这部由王红舟执导、梁邦辉编剧的影片,以97分钟的紧凑篇幅,带观众回到1942年华北敌后战场的崇山峻岭之间。
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背景——抗战期间八路军组建的多支山地游击支队,他们利用太行山、吕梁山等复杂地形,创造出冷枪冷炮战术。导演王红舟在采访中透露,剧组特别考证了当年神枪手李殿冰等传奇狙击手的作战记录,片中由王骏毅饰演的男主角,正是融合了多位抗日狙击手的原型。
为还原历史细节,美术团队深入山西长治的原始林区搭建实景。片中出现的三八式步枪、中正式步枪等武器均按博物馆藏品1:1复刻,就连主角使用的自制马尾消音器(将马尾毛填充在竹筒内的土法消音装置)也参考了史料记载。军事顾问赵宏(曾在《集结号》担任战术指导)特别设计了符合当时战术特点的伏击场景,包括利用山体回声定位、借助晨雾掩护等真实作战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没有采用常见的超级英雄式狙击手设定。制片人透露:我们的主角会有计算失误的时候,子弹也会受山间横风影响,这些细节都是向真实历史致敬。片中一段长达7分钟的山地追击戏,剧组动用了12台无人机进行多角度跟拍,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既有动作片的紧张刺激,又保留了战争片的写实质感。
从目前释出的预告片可以看出,影片在视听语言上颇具匠心。开场镜头里,一颗子弹穿越层层林海的慢镜头,配合逐渐清晰的呼吸声,巧妙营造出狙击手特有的战场节奏。而由赵亮饰演的日军狙击手与主角的多场对决,则通过季节变换(从秋日枯林到雪原)来展现时间的流逝,这种处理方式让人联想到《兵临城下》等经典狙击题材影片。
作为2025年首部抗战题材商业片,《深山狙击》试图在类型片框架下探索新的表达空间。编剧梁邦辉表示:我们不仅想展现狙击战术的智慧,更想呈现特殊环境下人性的微光——比如片中民兵用铜镜反射阳光为狙击手指引目标的细节,就来自地方志记载的真实事件。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