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贺岁档,冯小刚带着他的冯氏喜剧招牌作品《私人订制》重返观众视野。这部由王朔编剧、葛优领衔主演的都市荒诞喜剧,讲述了一家名为私人订制的公司专门为客户实现各种奇葩愿望的故事。影片延续了冯氏喜剧一贯的社会讽刺风格,却意外遭遇口碑两极分化,最终在豆瓣定格在6.0分的及格线上。
影片采用单元剧结构,通过范伟饰演的司机想当清官、宋丹丹饰演的清洁工想过富人瘾、李诚儒饰演的导演想追求艺术等三个主要故事,辛辣讽刺了当代社会的权力崇拜、拜金主义和艺术圈的虚伪现象。其中范伟那段廉政测试的戏码尤为精彩——这位老实巴交的司机在体验当官的过程中,面对金钱美色的诱惑,从最初的正义凛然到逐渐动摇,最后彻底沦陷的转变过程,既荒诞又真实,堪称全片最具讽刺力度的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冯小刚与王朔继《非诚勿扰》系列后再度合作。王朔标志性的京式幽默和冯小刚的市井智慧碰撞,产生了不少妙语连珠的台词。比如葛优饰演的杨重那句我们公司不生产梦想,我们只是梦想的搬运工,既调侃了现实中的广告语,又精准概括了影片主题。白百何、李小璐等新生代演员的加入,也为这部老炮儿气息浓厚的作品注入了新鲜活力。
不过影片也暴露出明显短板。相比冯小刚早年《甲方乙方》的浑然天成,《私人订制》的多个故事衔接生硬,部分桥段为搞笑而搞笑,削弱了批判力度。特别是结尾处长达7分钟的环保独白,与全片风格割裂,被观众吐槽是强行升华主题。这种创作上的失衡,或许正是影片评分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
从市场表现看,影片最终收获7.1亿票房,证明冯氏喜剧依然具有商业号召力。但相比同年《西游降魔篇》的12亿票房,这个成绩多少反映出观众对套路化喜剧的审美疲劳。有趣的是,六年后的《私人订制》在短视频平台意外翻红,片中有钱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等金句成为网络流行语,这种延迟共鸣现象值得玩味。
作为中国都市喜剧的重要样本,《私人订制》的价值或许不在于它有多完美,而在于它记录了一个特定时期的社会心态。那些夸张的剧情背后,是对权力、金钱、欲望最直白的当代寓言。当观众在笑声中认出自己的影子时,这部电影的社会观察使命就已经完成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