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映的《上海王》堪称一部充满野心的民国黑帮史诗。导演胡雪桦将虹影同名小说搬上银幕时,采用了一种油画般的厚重质感来呈现上世纪20年代上海滩的波谲云诡。影片中英日三语交织的台词设计,恰如其分地还原了当时这座东方巴黎作为国际大都会的语言生态。
胡军饰演的常力雄堪称近年来华语电影中最复杂的帮派大佬形象。这个角色既有传统江湖人士的义气,又在权力游戏中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智慧。值得一提的是,剧组特意邀请沪语专家指导演员的上海话发音,片中余男饰演的筱月桂从乡下丫头到黑帮教母的转变过程中,口音变化就暗藏了身份蜕变的线索。
影片的动作设计颇具巧思,不同于传统武侠片的飘逸,而是突出近身肉搏的狠辣。凤小岳饰演的余其扬在码头仓库那场以一敌十的戏份中,招招致命的实用性格斗术,正是当年上海青帮斧头党的真实打斗风格还原。道具组考证发现,当时帮派分子确实常将斧头绑在竹竿上作为武器,这种细节在电影中得到精准呈现。
作为全片情感核心的三角关系,秦昊饰演的黄佩玉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野心。他与常力雄在和平饭店那场表面品茶实则交锋的戏,茶杯轻碰的声响里暗藏杀机,堪称近代上海不同势力博弈的微缩景观。美术指导透露,这场戏的餐具都严格按历史资料复刻,连茶汤颜色都根据季节做了区分。
影片的服装设计获得当年亚洲电影大奖提名,仅筱月桂的旗袍就准备了27套,从粗布到锦缎的材质变化,暗示着人物阶层的跃迁。特别是那件绣有暗纹牡丹的黑色旗袍,在余男演绎下既显威严又不失女性魅力,成为塑造上海王形象的点睛之笔。
配乐方面,导演摒弃了传统民乐,邀请德国作曲家创作了融合爵士元素的主题曲。这种音乐选择看似违和,实则精准对应了上海当时作为亚洲爵士乐中心的城市气质。留声机里飘出的《夜来香》与枪声形成的听觉反差,恰是那个荒诞年代的最佳注脚。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