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林超贤导演行动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紧急救援》将镜头对准了鲜少被影视作品展现的中国海上救捞队。这部投资高达7亿人民币的灾难动作片,创造了华语电影史上最大规模的水下拍摄纪录,在墨西哥Baja Studio(《泰坦尼克号》拍摄地)搭建了1:1的钻井平台场景,真实还原了海上救援的惊险场面。
影片取材自真实救援事件,通过四场高难度救援行动串联剧情:海上油井爆炸、山区激流救援、坠海客机打捞、天然气船起火。其中客机坠海桥段参考了2015年长江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队员需在能见度为零的江水中切割船体。导演林超贤为求真实,要求演员完成70%的特技动作,彭于晏为此接受了一个月的自由潜水训练,能在水下闭气达3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出现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EC225直升机等装备,都是中国救捞队现役设备。电影筹备期间,主创团队跟随交通部救捞局实地考察,记录了大量一线救援人员的工作细节。比如救援队员出任务前会写遗书的惯例,这个真实细节被巧妙融入王彦霖角色的故事线中。
虽然豆瓣5.9的评分显示影片在文戏处理上存在争议,但专业领域获得肯定。中国救捞局将本片列为行业宣传片,香港消防处更将其作为培训教材。影片上映同期,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0年中国水上救助成功率》数据显示,我国海上专业救助成功率达96.2%,这个数字或许能让观众更深刻理解电影中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
从类型片角度看,《紧急救援》延续了林超贤式硬核动作风格,但相比《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更注重个体英雄的塑造。彭于晏饰演的高谦面临职业与家庭的抉择,这个角色原型参考了多位真实救捞队长,他们平均每年处理200多起险情,最忙时72小时无法合眼。这种职业特性造就了影片独特的叙事张力——救援时的雷霆万钧与日常中的温情细腻形成强烈反差。

暂无评论内容